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确立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知识已成为企业和个人所必需的关键资源,知识的学习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学习方法以单向灌输、传递结构化知识和标准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其学习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以多向沟通、传递情境化知识和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行动学习法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学习方法的局限,有效提升了学习者知识获取与积累的效果,逐渐被企业广泛应用。本研究基于行动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从行动学习特征入手,以参加行动学习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模型。即问题导向性及小组支持性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效果;而小组协同性及指导促进性通过转移主体意愿及沟通质量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一直倡导行动学习的D公司东北区8家门店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247个有效样本,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分别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及Lisrel8.7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的验证。对行动学习的四个特征(问题导向性、小组支持性、小组协同性及指导促进性)与知识转移效果进行分析与影响路径探索。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问题导向性和小组支持性能够显著提升知识转移效果。(2)小组协同性、指导促进性通过提升转移主体的意愿和主体间的沟通质量促进了知识转移。上述结论有助于提升行动学习中的知识转移效果,为行动学习的设计、实施等提供了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