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情景,同时明确提出体验性目标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必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体验式教学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将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其内涵和特点。通过探讨不同角度、不同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分析,得出自己对体验式教学内涵和特点的认识。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体验式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确立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体验式教学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的必要性。无论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特点还是该级学生的自身特点,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第四部分对体验式教学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基本方法,分别是情景体验法、角色体验法和言语体验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探讨体验式教学的主要途径,然后根据这三个途径在教学中把握操作要领,实施体验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体验式教学一般思路设计了的具体教学案例,案例根据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包括体验情景的创设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对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究。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针对本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成果和不足进行自省,以便对今后自身的教学有所帮助。体验式教学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具有极大地现实意义,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过程,提高了教学的民主意识和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当然,体验式教学也存在许多不足,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体验式教学,而且在课前准备和课后评价方而工作量较大,会耗费教师的巨大精力,还有我们现在的教学硬件设施无法达到体验式教学的要求。最后,对本研究的结论做了概述,闸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以及今后还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
其他文献
科教兴国是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基本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
<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效
理论宣传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内容。必须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增强高校理论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和突破高校理论宣传的现实瓶颈问题,
目的:构建小鼠Cc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RAW264.7,建立稳定转染Ccr2的RAW264.7细胞系。方法:应用RT-PCR从小鼠脾脏组织中扩增Ccr2mRNA全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
目的:观察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能否激活单核细胞株THP-1的TRIF途径,以探讨TRIF依赖途径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定剂量β2GPI/抗β2GPI抗体
[背景]随着中国的老龄进程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已经成为了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急性期的
首先,在第一章,论文提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辨别传统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接下来,在第二章,本文继续深入地分析
长期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区域协调发展。随着进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十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的产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业不断得到政府的支持。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
背景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重要表现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一致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内隐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