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分析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难题。而生活垃圾污染的形成既有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更受居民垃圾管理不力的影响。目前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主要关注社区与政府的垃圾管理行为,研究区域局限于城市地区。在国家不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公共服务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从居民这一微观角度,以南平、三明、龙岩三市为例对福建省省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做了研究。以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A-B-C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农村居民看作是兼具经济人和社会人性质的“理性人,把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细分为制造垃圾行为、收集垃圾行为、垃圾分类行为、垃圾回收利用行为、无用垃圾的处理行为。首先,简要介绍福建省省农村生活垃圾的概况,包括生活垃圾的特点、治理情况、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三个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特点,总结得出福建省省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管理行为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无用垃圾的处理阶段,具体表现为处理方式是否环保。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刚起步,短期内改变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中的所有行为不太现实,而改变居民在无用垃圾处理阶段的行为是目前可操作性最强的,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也最显著。接着,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结论及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得到14个可能促使农村居民选择环保型垃圾处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得到5个显著影响因素:公用收集设施中垃圾的清理频率、是否有生活垃圾方面的宣传、家庭常住人口数、垃圾收集设施供给数量、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经济学解释。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加大设施供给、加强宣传监督、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垃圾减量、发挥居民能动性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单位所重视。网络安全管理需要从整体上全面的对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状
当中国经济面对下行压力、风险凸显及红利转换等不稳定表现时,从“李克强经济学”到“中国经济新常态”都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应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换,从而促使企业成为投
针对当今大学校园流行艺术的铺天盖地、高雅艺术的曲高和寡和经典艺术的逐渐边缘,结合大学使命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陶养健康优美人格。文章从面向全校学
随着运营商重组和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业务如雨后春笋般融入市场。就目前运营商经营情况而言,传统的大市场语音数据服务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要想持续
<正> 为了构想中“中国戏曲音乐剧”的探索,我广泛涉猎了大量的资料。当读完一本厚厚的《昆曲唱腔研究》(武俊达著,常静之责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掩卷沉思,感触很多。武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县的电视新闻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951年,潼南县收音站成立,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的局面。90年代
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使得无线业务对无线电频谱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而固定的频谱分配政策导致了频谱利用率的低下。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形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大范围推广。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
本研究以福州大学城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学和园林植物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生态构成、美学、心理影响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