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渐变型光子晶体微腔复用的传感器阵列性能分析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子晶体具有小尺寸、良好的光子局域、便于集成等特性,在光学芯片的实验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采用光子晶体微腔设计的传感器在品质因数、灵敏度、探测极限等方面都具有优良性能。同时光子晶体微腔复用设计的传感器阵列为光学大规模集成器件研究提供了可能。基于空气孔半径区域渐变的光子晶体结构便于传感阵列的实现。因此,本文对结构渐变型光子晶体微腔复用的传感器阵列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应用研究,其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沿波导方向空气孔半径渐变的光子晶体结构,采用W1波导两侧的六个L3边腔交错复用,构成一个可同时探测不同分析物,可重构的光子晶体生化传感器阵列。每个L3微腔位于不同的空气孔半径区域内,通过优化微腔之间的间隔距离,压缩了整体阵列结构的尺寸。接下来,对构成的生化传感阵列进行性能测试,在某个微腔内注入不同的探测物,其对应的谐振峰会发生相应的偏移,而其余谐振峰保持不变,整个传感器阵列可以达到150nm/RIU的传感灵敏度。其次,基于结构渐变型光子晶体,采用微腔对称复用方式设计传感器阵列。在结构渐变的光子晶体W1波导两侧,对称复用L3微腔和H1微腔,形成具有四个谐振微腔的传感阵列。微腔的对称复用设计极大的压缩了阵列结构的尺寸。通过对微腔周边空气孔的优化设计,在输出端得到具有四个明显间隔的谐振峰。每个微腔的品质因数可以达到2000,由于微腔空气孔折射率的改变,四个谐振峰会独立的、无串扰的发生偏移。根据大量仿真结果得到,随着填充空气孔数目从4到21递增,传感器阵列的灵敏度相应的从66.67nm/RIU到136.67nm/RIU发生变化,探测极限为6.5×10-3。最后,基于微腔交错复用,改变空气孔半径渐变的方向,即与波导垂直方向进行结构渐变,通过在W1波导两侧交错复用微腔,设计传感器阵列结构。优化微腔周围空气孔的位置,提高了微腔的品质因数,使可集成微腔数目大大增加。整个传感器阵列的品质因数可以达到17000,而且每个微腔都可以单独、无串扰的进行生化传感,可实现不同分析物的同时检测,也可实现同一分析物的冗余差错检测。这种具有高品质因数的微腔复用在未来光学单片集成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光子晶体传感器阵列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大规模光子晶体传感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高中新课程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实际,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和反思通过
近年,由于智能电网的日益快速发展,电力光传输网承载着重要、综合的电力业务,急需提高电力光传输网中的故障管理水平。而电力系统的即时性和突发性需要对实际运营中发生的故
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化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化学教学中离不开实验教学.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化学的教学工作就能够得以高效地
Bta-miR-21-5p定位在牛基因组第19号染色体。目前已经发现差异表达的miR-21通过与靶基因相互调控来对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凋亡等方面起作用。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在转
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EBG)结构是由光子晶体带隙在微波中的应用演变而来的,主要分为传统蘑菇型电磁带隙(Conventional Mushroom 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