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泰两国自正式建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汉语热”在泰国持续升温,掀起了一股全民学汉语的热潮。在这种趋势下,关于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与读属于输入的技能,说与写属于输出的技能。输入决定输出,听力在语言交际、学习和日常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听力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是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同表现和状态,探讨在本科一二年级时在同一个基础上学习汉语,而到本科三四年级时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运用听力策略的情况时有什么变化,在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下泰国汉语学习者与听力策略相关因素是否有差异性。在下文中将泰国来华留学生称为“来华组”,将泰国本土汉语学习者称为“本土组”,而同时两组学习者称为“两种语言环境下汉语学习者”。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第二章主要是对泰国艺术大学本科中文系三四年级的调查目的、个体信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学习年级、是否来华学习等等)、调查内容和方法、数据统计和处理;第三章针对两种语言环境下汉语学习者听力策略总体使用情况、来华留学生或本土汉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策略,以及两种语言环境下泰国汉语学习者与听力策略相关因素的异同,总结调查结果并探讨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并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对本次研究进行研究结果总结,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对汉语听力教与学以及学校的建议;第五章结论,指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建议。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问卷调查了泰国艺术大学本科中文系三四年级的124位学习者,通过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对比,得出以下两种语言环境下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结论:(1)来华组在听力策略使用最高频率属于社会/情感策略,本土组在听力策略使用最高频率属于认知策略。两种语言环境下泰国汉语学习者使用社会/情感策略,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当使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并无显著性差异,他们最少使用的策略都属于元认知策略。在使用策略方面,来华组当使用各种策略时都高于本土组。(2)在两种语言环境下泰国汉语学习者与听力策略相关因素,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选择最高频率属于毕业后可以找到和汉语有关的职业;课下是否自主练习汉语听力,调查显示泰国汉语学习者大多选择练习汉语听力,来华组选择频率高于本土组,汉语练习方式选择频率最高的属于看中国节目、电影和听中文歌曲等;听力课堂学习要求选择最高频率属于在生活中更好的和中国人交流。在听力策略中来华组在各方面的选择频率都偏高于本土组,而选择的相关因素来华组和本土组大多一致。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些对汉语学习者、教师在听力的教学以及学校的学习设备改进等方面的建议,希望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和听力教师在听力学习和听力教学方面有所助益,也希望能对未来的汉语听力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