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院外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大剂量的放疗、化疗,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摧毁受者的造血功能,再将异基因供者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受者体内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院外的睡眠质量现状;基于压力-睡眠关系理论,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院外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35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病人健康问卷抑郁模块(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Champion 健康信念模型量表(The Champion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CHBMS)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睡眠质量、社会支持、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应对方式、健康信念等。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对资料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为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PSQI总分平均分为(6.00±3.46),45例(33.3%)患者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7分)。其中,有39例(28.8%)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较差或很差;54例(40.0%)患者存在入睡困难;46例(34.07%)患者每夜实际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53例(29.18%)患者睡眠效率<85%;33例(24.4%)患者存在睡眠障碍;47例(34.8%)患者存在日间功能障碍;19例(14.07%)患者在过去一个月内使用了催眠药物。2.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研究对象间,移植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单因素分析中,不同移植后时间(F=2.59,P=0.079)、有无移植相关并发症(F=2.50,P=0.086)、有无免疫抑制剂副作用(t=4.60,P=0.034)、伴随症状种类(F=7.85,P=0.001)、疼痛(t=6.38,P=0.013)、胃肠道不适(t=2.93,P=0.089)、乏力(t=14.50,P<0.001)、发热(t=7.16,P=0.008)、咳嗽咳痰(t=6.68,P=0.011)、泌尿系统症状(t=7.62,P=0.007)、皮肤黏膜改变(t=12.14,P=0.001)、抑郁(r=0.576,P<0.001)、焦虑(r=0.501,P<0.001)、MCMQ 中的屈服维度(r=0.314,P<0.001)、健康动力(r-0.215,P<0.05)在睡眠质量上均有显著差异。4.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仅抑郁症状(β=0.250,P<0.001)、焦虑症状(β=0.152,P=0.036)、躯体症状中的皮肤黏膜改变(β=1.469,P=0.006)、泌尿系统症状(β=2.096,P=0.007)与移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相关。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院外睡眠质量较差。2.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皮肤黏膜改变、泌尿系统症状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院外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3.医务工作者和照护者应该关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院外睡眠质量,开展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状况,尤其是患者的焦虑、抑郁、皮肤黏膜改变、泌尿系统症状,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uel-Li混动汽车)因其高效率、低噪音、无污染、续航里程长等优点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然而汽车频繁变动的负载导致PEMFC寿命较短,阻碍着Fuel-Li混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PEMFC系统控制及Fuel-Li混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Fuel-Li混动汽车模型建立。首先建立PEMFC
学位
学位
学位
多巴胺(DA)是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之一,在多种认知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均与DA水平异常密切相关,监测个体中DA含量的波动对于及早发现与神经退行性应激相关的疾病非常重要。一方面,血液和尿液等生物环境中DA的含量非常低;另一方面,生物流体中的许多共存物质,例如抗坏血酸,尿酸和肾上腺素等,可能对DA的检测造成干扰。因此,发展高灵敏、
学位
学位
目的: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发病机理中,长期存在着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状态,出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白细胞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知识,预测喙尾琵琶甲中有效单体对慢性牙周炎可能的作用靶点。制备不同批次的喙尾琵琶甲有效单体口腔膜剂,对其制备工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体内实验验证喙尾琵琶甲有效单体口腔膜剂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网络药理学,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预测“慢性牙周炎”的靶点;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喙尾琵琶甲有效单体B(3,4-二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