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通痹颗粒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提取大鼠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中药消渴通痹颗粒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体外高糖环境下血管内皮祖细胞形态及增殖率的影响,研究消渴通痹颗粒对体外高糖环境下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方法:24只体重为200g左右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中药1、2、3组,然后开始灌胃。其中空白组,生理盐水2ml/只/d。中药1组:2.25g/ml消渴通痹颗粒药液1ml/100g/d,中药2组:1.5g/ml消渴通痹颗粒药液1ml/100g/d,中药3组:0.75g/ml消渴通痹颗粒药液1ml/100g/d,连续7日后,麻醉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收集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与高糖培养液混合,加入经分离、培养、鉴定后的血管内皮祖细胞进行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和高糖对照组,观察各组 EPCs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  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每组培养细胞的状况,对照组细胞形态呈狭长梭性,胞质含量正常,细胞均匀分布整个视野。高糖对照组细胞形态明显变异,呈细长外观,胞质含量减少,细胞密度占视野的1/4。中药组细胞形态正常,胞质含量饱满,密度明显增加,增加程度中药大剂量组优于中药中、小剂量组。  结论:消渴通痹颗粒对高糖环境下血管内皮祖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改善细胞的生存状况,优化细胞形态,并进一步促进细胞的增殖,对缺血神经及周围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基础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之一,而目前职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忽视课堂的现象,要想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授课方式的
目的:探讨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术配合通络生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以及早期疗效,进而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方法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线上方式授课的总体要求,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目标,作者从案例驱动、教学过程管理、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程序设计课
目的:  探索针刺治疗对胰岛素抵抗肥胖的干预机制,分析针刺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SIRT1介导的炎症通路中转录因子NF-κ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乙酰化修饰对炎性因子TNF-α表
现在,在线课堂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青睐,软件工程教学工作也在MOOC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篇文章就将简要分析,在MOOC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软件工程线上教学问题及相
目的:通过观察滋肾活血颗粒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滋肾活血颗粒早期干预肾纤维化进程的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