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形式,始终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重视课堂中的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发展中的关键部分。课堂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是教学中必须要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中职生上课表现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关注中职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研究我所任教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课堂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我校职业班级从高一到高三的三个不同专业150名学生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数据。应用数据整理软件SPSS22.0对其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我校中职生自我调节能力和课堂行为的现状。并总结出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课堂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校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还可以为今后的我校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实践依据,为以后制定本校的教学计划提供基础保障。得出以下结论:(1)Y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和课堂行为整体均呈现较低水平;(2)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部分变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课堂行为在互动式参与性投入在部分变量上存在专业上的显著性差异。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和课堂行为在年级和成绩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应对与参与投入、参与非投入和互动式参与投入显著正相关;积极调节与参与投入和互动式参与投入显著正相关;(4)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中积极应对能显著正向预测参与投入行为和互动式参与投入行为水平,呈现较高预测水平。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中积极应对能显著正向预测参与非投入行为,积极调节能显著负向预测参与非投入行为。基于以上结论,建议:(1)教师在上课时应有倾向性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2)学校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积极应对和调节能力的训练及培养;(3)开展家校合作的协同教育模式,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便推动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性和积极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