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在文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其创作不仅受到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也得益于她自己作为一名黑人女性的切身体验。莫里森以独具匠心的文学创作风格不遗余力地阐明并证实了黑人文学的独特性。这种艺术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莫里森笔下的艺术世界。她的作品在一特定时期内为黑人作家,尤其是黑人女性作家,开拓了新的领域,并引起了学者及公众的广泛兴趣。莫里森的双重文化传统在她的第二部小说《秀拉》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部小说发表于1973年,小说对美国社会文化中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的精湛描述标志着她在美国文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究莫里森在《秀拉》中如何对西方文学传统以及黑人文学传统进行喻指。本文通过运用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着眼于展现莫里森小说中强烈的喻指意识。这种喻指特征具体表现在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经典意象以及黑人文学传统中主题的重复与改写两个方面。通过互文性阅读,我们发现《秀拉》是一个重复与改写的文本。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喻指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作者试图将《秀拉》阐释为一个喻指的文本。第二章详尽论述了莫里森在非裔美国文学语境下如何重复与改写西方文学传统中的替罪羊意象和自杀意象,从而将喻指作为一种修辞策略应用到其作品中。第三章探讨了《秀拉》作为一个重复与改写的文本是如何对非洲传统中水神以及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之女性经验和女性友谊的主题进行喻指的。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将这部具有喻指特征的小说《秀拉》阐释为一个重复与改写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