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多以自己的个人真实生活经历为蓝本,描写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特有的社会风貌、生活气息、精神价值以及处在社会变革转型期间的人们的矛盾心理和感伤情绪。作为一名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自传倾向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其小说中表露出的个人思想意识既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文化意识的具体再现,也是他小说具备的独特艺术特点。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四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运用小说叙事学理论这四部长篇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分析,力图从他的具体作品中挖掘作家本身的思想意识冲突,探讨其小说表现出来的菲茨杰拉德文学在小说创作中的双重自我意识以及他对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思考和探究,以此来说明菲茨杰拉德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这样一位时代性作家的独特魅力及其地位和影响。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集中探讨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创作表现自我意识的创作理念。通过菲茨杰拉德四部长篇小说与其个人经历的时间对照,说明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创作的传达自我体验的创作特征以及通过自我观察现实的艺术特点,分析菲茨杰拉德个人矛盾自我意识的具体内容。第二章主要说明菲茨杰拉德强调矛盾的创作理论,通过对其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叙事视角和全知叙事视角的具体分析,说明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存在的双重自我意识的现象,具体分析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矛盾意识。第三章将结合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和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环境,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学说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菲茨杰拉德的双重自我意识进行深入辨析,说明菲茨杰拉德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他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之间的冲突应是导致他的双重自我意识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从作家创作的角度说明菲茨杰拉德的双重自我意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特色,说明菲茨杰拉德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菲茨杰拉德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