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英国主流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以《泰晤士报》涉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例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正面、真实的国家形象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形象往往是通过媒介建构的。全球传播时代已经到来,人类传播在地域上不断拓展、在方式上不断改进、在技术上不断变革,这一切都影响着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密集报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形象更容易被建构。而媒体报道的框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效果,从而影响到一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认识。《泰晤士报》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在国际舆论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考察其涉华报道是研究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非典(2002年11月16日-2003年7月5日)和新冠肺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6月19日)期间的涉华报道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框架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了《泰晤士报》在两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变”与“不变”,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非典期间《泰晤士报》涉华报道数量远少于新冠肺炎时期,且报道篇幅更短,涵盖信息不够丰富。在高层次框架方面,《泰晤士报》在非典时期的涉华报道更多采用通报框架、冲突框架和经济框架,而在新冠时期更多采用经济框架、冲突框架和大国关系框架。在中层次框架方面,《泰晤士报》在两时期的涉华报道采用政府机构及官员的消息来源和英方消息来源的比重最高,但新冠时期来自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组织和中方的消息来源所占比重明显提升;就态度倾向而言,非典时期负面报道占主导,中立报道次之,正面报道所占比重极小,而新冠时期中立报道占主导,负面报道次之,正面报道比重明显提升。在低层次框架方面,从高频关键词上看,《泰晤士报》在非典时期的涉华报道更关注疫情动态更新,而在新冠时期更加关注中国的国际关系;从新闻标题上看,非典时期《泰晤士报》的涉华报道更多从国人生活习惯和国内政治环境切入,而新冠时期更多关注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治体制。总体而言,非典时期《泰晤士报》笔下的中国未能很好地应对疫情,新冠时期《泰晤士报》笔下的中国是能够快速从疫情打击中恢复过来的、经济实力雄厚、不可让西方轻视的。两个时期《泰晤士报》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差异来源于媒体格局的变化、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多种原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想要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首先要做到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抢占构建国家形象的第一阵地;其次要使用多元话语策略,以专业化表述反击西方反华舆论;再次要利用好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吸纳网民参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形成中国话语复调。
其他文献
朱谦之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学术兴趣广泛,著作等身,其《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专著中的翘楚之作。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弱,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西方,鼓吹西方的科学技术、法律制度,但朱谦之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中国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本文即《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成书的渊源、自身的特色及在今下的意义。本文运用历史资料检索、搜集法,整合梳理朱谦之
本论文旨在探究汉英客体量变谓词结构“客体量变动词+修饰语+名词短语”的时间语义解读。在英语中,该结构用于完成体中时,相关事件只能有“完成”义,但汉语可有“完成”或“中止”义,这两种现象分别被称为完成效应和未完成效应。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客体量变动词+修饰语+名词”这一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结构的时间解读与动词的界性特征、名词短语的界性特征和时体系统(尤其是完成体的语义特征)有关。然而他们对完成效应和非完成效应的成因分析仍未达成一致,对该效应揭示出的跨语言差异也有不同分析
日语的形式名词「こと」在句末加上「ダ」成为「~コトダ」结句的句末形式。「~コトダ」句语义繁多,有表示说明语义的「~コトダ」句,也有当表示说话人提出要求或表示心中感叹时的作为助动词句的「~コトダ」句。「~コトダ」句语义变化时,「~コトダ」的构成要素「こ卜」名词也发生变化,从名词的「こ卜」逐渐转变为句末助动词形式「コトダ」的构成成分。并且在这个变化中,「こ卜」的语义逐渐淡化。从语法化的角度分析,「~コ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行业日益受到重视。疫情的爆发更推进了远程办公和线上产业的繁荣,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增加。伴随着国家新基建政策的提出,网络安全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内的网络安全公司快速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它’开始拓展海外业务。本文以Q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入菲律宾市场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报告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
本论文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翻译报告和翻译实践成果。翻译报告选题为小说翻译中的词汇语义语境化,理论基础来自巴尔胡达罗夫《语言和翻译》中对“意义”的描述。意义和形式作为语言的两面,同时存在于语言符号系统中,其属性是某种关系(符号与所指对象的关系、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由此引出意义的三种分类。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语境”一词的定义,以及它在解读和翻译原文的过程中发挥的
小说一般以写人叙事为中心,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深层次的主题。因此把握好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深层次的多重意蕴尤为重要。本文是翻译实践报告,选择的文本是俄罗斯青年作家兼演员格里高利·斯卢日杰利的处女作《萨维利的日子》。小说在2018年问世之后便深受读者青睐,不仅久居畅销书榜前列,更斩获一系列大奖,包括俄罗斯“大书奖”和“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奖等。由于书中内容的特殊性
本论文是以翻译实践报告为形式撰写的翻译硕士学位论文。2020-2021年为中俄科技创新年。本文正是以俄罗斯作家奥列格·奥列斯托维奇·阿尔谢诺夫的作品《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和庞加莱猜想》为素材,在此背景下展开的翻译实践。庞加莱猜想是由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提出的关于宇宙形态的猜想。以往数学家一直挑战这一难题,但最终是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成功证实猜想。所选材料属于科普文章,其中蕴含大量的科学术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对外投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推动海外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为当前国际产能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墨西哥作为拉丁美洲第二大经济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墨西哥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有着巨大需求,而中国企业在长期的海外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本。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基础设施可满足双方的需求和利益,然而,墨西哥高铁和奇科森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与中国展开贸易往来和商业投资。为了更好地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们需要重视语言相通在“五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培养周期较长,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为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言翻译专业,为相关国家培养本土汉语翻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
《瓦利斯》和《暗黑扫描仪》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晚年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其中蕴含着迪克对于个人解脱的思考与理解。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中心,旨在通过文本的解读,考察菲利普·迪克通过这两部作品所呈现的对立又整一的宇宙观和心灵观,并考察宇宙与心灵的对立和分裂所造成的人的精神困境。本文还通过两部作品,分析迪克晚期作品中人如何实现解脱,即如何由分裂复归整一。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选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