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双侧丘脑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SGTCS)癫痫患者双侧丘脑的代谢物变化,探讨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可能的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对30例SGTCS癫痫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双侧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MRS)检查,测定丘脑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PCr)、肌醇(mI)的水平,比较两组间及癫痫组双侧丘脑间的代谢物水平。结果SGTCS癫痫患者左侧丘脑的NAA/Cr-PCr、NAA/(Cr-PCr+Cho)水平分别为1.7074±0.2214、0.9333±0.2173,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8834±0.2093、1.1243±0.2447(P<0.05);SGTCS癫痫患者右侧丘脑的NAA/Cr-PCr、NAA/(Cr-PCr+Cho)水平分别为1.7472±0.2439、0.9165±0.246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8925±0.2004、1.0941±0.2372(P<0.05)。SGTCS癫痫患者双侧丘脑NAA/Cr-PCr, NAA/(Cr-PCr+Cho),Cho/Cr-PCr,mI/Cr-P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GTCS的癫痫患者双侧丘脑的代谢物水平存在异常,提示双侧丘脑可能参与了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国人15例尸头标本进行详细的显微解剖和数据测量,了解共30侧咬肌神经及面神经各段的分支、走行、长度、横径及周围毗邻结构,探讨用咬肌神经转位面神经修复面神经麻
目的:湿疹是皮损形态多样性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研究认为,湿疹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因素和多基因遗传背景的共同影响下,发生T细胞亚群间的失衡及其相关功能因子的失调而导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疾病中扮演着重要作用,Tfh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是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检查,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正常人群不同年龄段VEMP各参数如引出阈
目的:通过研究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p53作用的影响,比较两者作用的差别,探讨两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8只):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缺血再灌注组(I/R)(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45min,再灌注3h;美托洛尔组(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