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更是国内外理论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在阐述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本质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重要成果,为本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进行了界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平衡满足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环境和社区8方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并鉴于国外社会公共数据库是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来源的重要渠道,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公共数据库这个客观事实,本文选择我国中证100指数的68家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同时,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多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并假设企业承担对8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公司业绩。为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本文还将我国上市公司对社会承担的8个维度的责任定义为解释变量,并选择企业规模和公司股权性质为控制变量,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Excel、SPSS16.0统计软件对样本2007、2008、2009年的年报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筛选出本文研究所需的指标值。对所获得的指标数据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论证样本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相关结论:一是我国上市公司对股东、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对社区的责任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的结论一致。但我国上市公司对供应商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分析的结论相矛盾。二是企业规模和股权性质的不同,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实证检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了理论假设,企业承担好对相关利益者的责任是可以提高企业绩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