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山地新城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以延安北部新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步伐加快以及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城镇发展的推动,延安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趋势得到显著上升,城区空间拓展能力强劲。而城区空间局促、城景争地的矛盾已导致城区功能混杂,交通拥堵疏解困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极大挑战。在市域整体可建设用地缺乏,郊区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和圣地感缺失条件下,积极拓展城市新区,已成为延安解决城市问题,缓解中心区人口压力的突破口。  为解决城市发展瓶颈,延安市政府提出“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战略,规划在延安中心城区以北地区建设市级行政商贸中心,生产服务山地新城——北部新区。但是,受延安市区周边地形所限,新城基地位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此,要建设一个生活品质高,安全隐患少,同时又满足黄土高原地区特点的新城,就必然要对基础设施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新城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其中针对基础设施部分的研究极少,受黄土自身特性影响,基础设施规划对于该类地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因而本文以解读延安“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先明确了延安市中心城区与北部新区的定位关系。再结合地形环境整治,对北部新区基础设施规划部分具有地域特点的水资源系统、能源系统和公共安全体系规划思想及规划建议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基础设施适宜组合模式和配置原则,望为以后同类型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其他文献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为社会养老方式的主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空间作为支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状普遍存在选址盲目、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4-2-1”结构家庭的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
以高级管理职业培训为主的商学院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这种商学院教育模式与当代大学教育不同,但是却一直被禁锢在大学校园之中。无论是大学校园内改建、扩建的教学建
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阶段的到来,基本公共服务正在成为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键要素与重要动力。目前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仍旧主要
学位
疗养院是一类有着悠久历史的医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其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疗养院建筑的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和设计原则,并结合
在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上,性别空间差异是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设计师往往只考虑住区使用者普适性的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的特征,设计者大都以一个无性别的,标准的“老人”为使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不透水地面增加,城市原有的水文循环系统性破坏,导致地面雨水径流量增加,引发了城市内涝。我国学者借鉴国外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