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吉市是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延龙图一体化的核心城市,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其城市空间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因此以延吉市为实证,进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延吉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基于延吉市2013年人口统计数据,从微观视角入手,以社区为单元进行延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现状的实证研究,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方面进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以揭示各主因子在空间分布上的“热点”和“冷点”区域、空间“离群值”等空间格局特征,并从中认知延吉市城市社会空间格局现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人口主要以西市场商业区为核心向外扩展,其次布尔哈通河以南的河南商业区;教育文化区主要位于城市东北扇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扇形结构,形成一定规模的北部生活区;汉族人口比重较大的旧城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多核心结构,比较分散地分布于城市核心区外缘;城市最外围是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的扩建新区,形成环形分布。延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在整体同心圆结构基础上呈现出与扇形结构、多核心结构的综合。第二,延吉市社会空间主因子存在显著地空间依赖性,虽然大部分主因子都存在全局正空间自相关特性,但空间自相关程度各不相同,延吉市的空间集聚特征不明显。第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各主因子在局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热点”和“冷点”地区,延吉市社会空间分布表现出分散与集聚并存的多核心分布状态,近年来人口郊区化现象明显。城市主因子表现为“同质集聚、异质隔离”的特征。最后基于延吉市城市社会空间格局现状的特点,本文从自然地理影响因素、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影响因素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延吉市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以便为该区域城市社会空间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更科学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空间发展与建设提供新的实证案例与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