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二烯合成酶及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寻找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杀伤力而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利用赤霉菌中存在的二萜类化合物赤霉素的代谢途径构建能够表达生产紫杉醇前体的重组赤霉菌,为20世纪人类发现的最重要的新型抗癌药物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开辟新的药源途径,为缓解药源短缺对紫杉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的严重限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另一方面,为新一代抗肿瘤活性分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寻找安全、有效、廉价、易于推广应用的蛋白表达生产系统。 Ⅰ 采用RT-PCR方法从红豆杉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系E3B中克隆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将可以在大肠杆菌BL21s中表达、序列正确的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引入表达载体pAN52-1Not的起始密码子ATG下游,并将选择标记潮霉素B抗性表达框引入pAN52-1Not完整转录单位的侧翼区域,获得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cDNA表达载体pANts-hyg。 Ⅱ 采用PCR扩增法从赤霉菌基因组中克隆了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一个特异性关键酶——内根-贝壳杉烯合成酶基因cps的部分序列作为同源片断,以平端连接的方式引入丝状真菌表达载体pCSN44的HindⅢ位点,获得旨在中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cps基因打靶载体pCSNcps。 Ⅲ 通过单因素实验建立了本实验用赤霉菌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10ml含15%粗制崩溃酶的酶解体系于37℃酶解4h,6个实验用赤霉菌受试菌株的原生质体产量都可以达到10~6/mL,能够满足遗传转化操作的需要,而使用溶壁酶制备实验用赤霉菌菌株原生质体的产量不足10~3/mL。 Ⅳ 建立了适用于赤霉菌菌株CBS195.34的原生质体/PEG法转化体系,通过原生质体/PEG转化法获得少量赤霉菌转化子。经过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证实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PEG法以pANts-hyg转化获得一株基因组整合有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cDNA的赤霉菌转化子和4株pCSNcps转化、潮霉素B抗性水平高于亲本菌株的赤霉菌转化子。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赤霉菌转化子的生长形态和生长能力与亲本菌株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国家统计局消息.一季度全国22个省份工业实现利润3227亿元.同比下降32.2%.降幅比前两月减小7.3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一季度22个省份的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利润增幅比前两月回
为了提高苎麻育种效率,创造高产优质的苎麻新种质材料,本研究探索了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外源总DNA导入技术应用于苎麻品种改良的可行性,并获得了如下结果。1.建立了高效的苎麻转
何其芳身上体现出巴蜀文人的行事风度和精神品格,具体表现为“松树性”和“柳树性”,其创作受乡土记忆影响,作品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意味。
随着小型化装备的快速发展,微小尺度燃烧成为提供便携式动力的一种潜在途径。多孔介质燃烧通过固体骨架的回热作用,可以增强微燃烧器中的热量回流,改善火焰的稳定性,可能成为
4月4目.中国广西-越南经贸合作座谈会在越南胡志明市新世界饭店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胡志明市人民委员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能否成功的让学生参于到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看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要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把控,以及内容安排是否得当。新课改倡导
新疆野生油菜具有许多优良性状,且在进化地位上属较原始类型。能否利用新疆野生油菜一直受到油菜育种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亲和性、远缘
目的:优选肝尔舒微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微丸得率、圆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采用流化床侧喷制丸法,考察影响肝尔舒微丸成型过程中的处方、工艺因素。结果:优选的微
云计算和大数据使信息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但与之相关的安全开发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全问题往往是一个应用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介绍了安全开发流程、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