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pi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从1997年的69.18%降到了2011年的54.17%,下降了15.1%,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与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消费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瓶颈。本文首先将国民收入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增长函数以及加入人力资本的经济函数作为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通过消费对内需的影响、通过投资对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互变化规律。接着,建立消费倾向、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项、资本产出比、资本劳动比等十个影响因素关于劳动收入份额决定的计量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实证结论: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的变化规律符合“库茨涅兹假说”;资本产出比的系数为正,资本劳动比的系数为负,表明我国是以要素投入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资本深化的特点;劳动收入份额与消费倾向、人力资本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技术进步、外贸出口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呈负相关关系,模型的结果都与实际相符。最后,得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还富于民,扩大消费,改善投资、走自主创新道路等政策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选择省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知识产权案件被侵权方胜率、累积专利保护率、累积专利案件结案率以及律师比
商会作为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其作用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需要自身组织治理机制的建构,以及自身治理机构的完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