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日本对中国关税问题的政策——以1925年关税特别会议为中心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二十年代,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各国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而英日为了维护自身在华利益,根据相关条约极大的调整了其对华政策,而在1925年召开的关税特别会议则是中国政府争取关税自主权的一种主动表现。各国为了解决中国关税问题决定在华盛顿会议后三个月内举办中国关税特别会议,在本次会议举行前,英日两国考虑到自身在华利益进行了适当协商,虽然两国在华利益存在较大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利益主张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两国在中国关税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国关税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这是弄清中国关税问题的前提,中国的关税问题是在历经《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各不平等条约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次对关税会议前英国对中国关税问题的政策进行详尽阐述,英国内部对于中国关税的政策一开始并不是统一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争议。  第二部分,对日本在关税会议前对中国的关税政策进行论述,但不仅仅限于政策的描述,而是对政策制定时,日本基于国内以及国际形势作出决策的原因一一阐述分析。  第三部分,是对英国和日本在关税会议上的分歧进行一一分析,并且说明两国对分歧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除了分歧外,还涉及到两国之间的利益共同点,这对于分析两国在对待中国关税问题的政策实质上有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说明英国和日本产生分歧的原因,说明英国在政治和经济因素上的原因以及日本出于经济侵略的目的,以及两国政策实质上的相同之处,并对其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此外,对于关税特别会议之外的中国关税问题的最终解决也会加以描述,而与英日两国对待中国关税问题密切相关的中国国内革命形势在文章末尾也会涉及。
其他文献
安福国会与徐世昌当选总统均是皖系实施“政治倒冯”方针的产物。尽管安福国会问世与徐世昌被推举为总统因同出一源在政治上紧紧捆绑在一起,但徐世昌就任后在国内和平的解决途
学位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学者。动乱时期,他以道士的身份暗中奔走活动,反清复明。失败后,他隐居于太原,精研学问,行医济世。他反对道学,称赞心学,反对空谈,主张实用,将儒、释、道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