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乱象频出。一方面,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多把重心放在字句的讲解上,忽视了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化,教师多以串讲为主,为了应试总结鉴赏的模板,使古诗词的审美教学变成了背诵教学、记忆教学。古诗词具有凝练性、概括性等特点,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对古诗词学习的畏难情绪,学生难以对古诗词产生认同感。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认知体验还原法”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去,唤醒学生的身体经验,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认知体验还原法虽然是一种新型教学设计方法,但是其理论根源却并不陌生。认知体验还原法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具身认知理论、范梅南教育现象学以及以意逆志说等都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通过对“认知体验”与“还原”这两个方面的阐述,对认知体验还原法进行概念界定,并论述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表现出的特征。认知体验还原法是一种普适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具有深刻的价值。“认知体验还原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能够调节学生原初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恐惧感与畏难情绪。同时,教师使用这种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笔者根据不同古诗词中所呈现的内容讨论与总结“认知体验还原法”在中学古诗词应用中的具体策略,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要在教学解读与设计中自觉地运用认知体验还原法。首先要结合学生认知经验,解读陌生化语言;其次要发现学生的认知体验矛盾,从矛盾之处入手,深层解读文本密码;最后,要回溯文本创作的历史情境,挖掘其审美价值。笔者根据所提出的认知体验还原法教学策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并且对其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在认知体验还原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总之,认知体验还原法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工具,为古诗词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古诗词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将认知体验还原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的案例,也表明了认知体验还原法有助于学生调动身体经验,深层理解诗意,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形成网状知识结构,从而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