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干流径流、泥沙、总磷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

来源 :长江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南岸一级支流,人类活动改变了赤水河干流径流、泥沙过程,从而影响了水质状况。本文在搜集赤水河干流上游(赤水河站)、中游(茅台站)、下游(赤水站)重要代表站点2003-2016年的降水、径流、泥沙和2012~201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降水、径流、泥沙资料重新划分赤水河干流雨季与干季。分析了赤水河干流上、中、下游径流、泥沙、总磷变化趋势、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赤水河干流雨季是5~9月,以赤水站为例,2003-2016年,雨季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分别占年总量的66.6%、65.3%、94.8%,与长系列(1956~2008)数据相符。(2)径流量、输沙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过程。赤水河站、茅台站干季径流量有显著增加趋势(p<0.10);赤水河站、赤水站雨季输沙量和全年输沙量有极显著减少趋势(p<0.05);赤水河站、赤水站雨季平均含沙量和全年平均含沙量有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赤水河站、茅台站和赤水站年径流量相对变化速率的Sen坡度估计值分别为0.0273/a、0.0282/a、0.0162/a;赤水河站、赤水站年输沙量相对变化速率分别为-0.0268/a、0.00113/a;赤水河站、赤水站年平均含沙量相对变化速率分别为-0.0375/a、-0.210/a。(3)水质时间分布规律为干季优于雨季,空间分布规律为上游优于下游,下游水质有显著变差趋势(p<0.10)。(4)全年总磷通量集中于雨季,除少数年份,雨季总磷通量占年总磷通量的50.48~88.07%。以赤水河站为例,2015年雨季总磷通量为21.3万t,占年总量(36.8万t)的57.8%。(5)流量与总磷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只有雨季的赤水站达到0.35,中度相关;而径流量与总磷通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且为正相关,雨季、雨后干季的赤水河站,雨前干季、雨季的茅台站,雨前干季、雨季的赤水站都达到0.35,最大的达到0.58,强相关。上游输沙量占比高于下游,下游总磷通量占比高于上游,以2014年为例,赤水河站输沙量为72.5万t,占赤水站的42%;总磷通量为36.8t,只占赤水站的18.5%。(6)雨季的总磷通量-输沙量秩相关系数大于干季,以赤水河站为例,雨季、雨后干季、雨前干季的这一系数分别为0.307、0.136、-0.075。下游的总磷通量-输沙量秩相关系数大于上游,以雨季为例,赤水站的这一系数为0.466,比赤水河站高0.159。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