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花间集》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正是晚唐五代社会文化的体现。通过对服饰描写的分析,可以探查《花间集》以艳为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花间集》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正是晚唐五代社会文化的体现。通过对服饰描写的分析,可以探查《花间集》以艳为美、感官化和“促碎”的审美倾向以及工笔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了解花间词人在社会动荡下的生存状态。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四章:第一章分析《花间集》中的女性妆饰描写。首先,梳理傅粉、涂红、描眉、涂黄、贴钿、点靥、注唇七种妆容的由来和演变,探讨妆容描画的位置、形状、颜色,及施用的方式、工具等。其次,介绍《花间集》中的女性发式。从髻、鬟、鬓三方面探讨其来由、形状、梳理方法,归纳其丰富多彩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介绍《花间集》描写的女子配饰。考证发饰、手饰、耳饰样式的发展演变。通过分析配饰的色彩搭配、制作工艺和造型创意,展现晚唐五代时期富丽堂皇的审美取向和穷奢极欲的生活状态。第三章介绍《花间集》的衣着描写。考证襦、衫、裙以及帔子的起源及发展脉络,辨析《花间集》中衣着的材质、颜色以及图纹工艺。概括女性衣着材质的多种多样,色彩的绚丽斑斓、工艺的精巧绝伦等特点,总结晚唐五代富丽华美的衣着风尚。第四章论述《花间集》服饰描写的审美倾向和表现手法。从词人所展现的富艳精工的女性服饰世界中,体味花间词人以艳为美、主观化以及“促碎”的审美情趣。透过女性服饰描写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试图理解花间词人消极悲观、纵情享乐的生存状态。通过《花间集》与宫体诗的比较,凸显花间词人对工笔画表现手法的偏爱,印证其审美倾向。结语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简称DSC)的发展。结合实际应用,阐述了粉末涂料中几个常用技术指标(Tg、熔点、软化点、结晶度)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详细探讨了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医院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电子病历、PACS系统等为代表的临床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医院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存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传统分散式
本文以俄罗斯历史博物馆近年公布的最新档案《新经济政策是如何被断送的》(五大本)为研究视角,力图从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角度还原新经济政策断送前后的历史概貌,并由此从更深
制造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加。因此,制
母猪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泌乳期采食量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证实,母猪繁殖周期各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限制母猪妊娠期营养调控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功能开展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方法 2008年8月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基层医疗卫生
社会调查(social survey)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并不是对已有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来收集数据资料。对于“现实社会的病态和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病态”
珍妮特·温特森被当代英国文学界视为一名影响深远的作家;自从她的第-部小说《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后,她的作品就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大多数研究选取了女性理论或者
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畜禽粪便产生量也逐渐增加,其中含有大量氮和磷,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防控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然而,在资金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资金的使用效率却一直偏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也不断加剧,这主要源于我国当前的预算制度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