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尺度卷积网络与域适应策略的交通标志识别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标志包含着重要的道路交通信息,对车辆的行驶起着指导作用,及时、准确地感知理解视野内的交通标志信息,是引导智能汽车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安全、规范行驶的前提。本文在对国内外交通标志识别技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算法存在的识别精度低、平移扩展性差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思想,设计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卷积网络与域适应策略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的交通标志识别网络。针对交通标志目标尺寸变化较大,易导致识别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的交通标志识别网络。首先利用层级稠密连接的特征提取基础网络,从输入图像提取融合低层信息与高层信息的单尺度特征图;其次构造尺度转换层,以单尺度特征图的不同层作为输入,并设计相应的转换操作,将特征图由单尺度转换为多尺度;最后基于多尺度特征图得到目标检测框(候选区域),并通过面向分类与边界框回归的预测网络,输出交通标志目标的边界框位置参数及其属于各个类别的分类概率,选择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最终分类结果。提出了一种交通标志识别网络域适应策略。为了提升交通标志识别网络在多变的、有效标注数据匮乏的测试场景中的平移扩展性,设计一种交通标志识别网络域适应策略。首先应用H散度并结合概率论将域适应问题解构,将其转换为求解图像级与目标级域分类器误差最优的对抗性问题;其次分别从图像级和目标级设计域分类器,并通过梯度反转层以实现对抗学习中的参数优化;最后将提出的域适应策略应用于基于多尺度卷积的交通标志识别网络的训练阶段,通过在识别网络的两个特征提取部分与域分类器之间插入梯度反转层,实现交通标志识别网络参数与域分类器参数的同步优化,交通标志识别网络通过参数优化可以提取到具有域不变性的特征,则经过训练的识别网络可以鲁棒地应用于无标签场景数据中。在跨域数据集和真实交通场景中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不同类别目标、多尺度目标上都取得了80%以上的识别精度;与Faster R-CNN和MC-CNN两种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约30%和20%。
其他文献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系统观和创新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作了探讨,从而找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
降水是地铁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降水的工程实践,在多层地下水和含有砂层的情况下进行了降水方案的选择,阐述了周边重要建
文章认为 ,孟高棉语民族的发祥地应在中国西南地区 ;公元 9世纪后以今柬埔寨为中心诸多操早期高棉语的民族经融合其他一些民族形成了以真腊 -高棉语言、文化为基础的现代高棉
目的建立栝楼桂枝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mm×4.6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1∶19);流速1.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由于道路环境复杂多变,交通标志受光照和天气变化、污损遮挡以及运动模糊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现有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算法很难同时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因此,本文对自然场景下的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多尺度Retinex相结合的增强算法对交通标志图像进行预
从农十二师221团E级GPS地籍平面控制网测量的选点、布网原则、观测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该GPS地籍平面控制网测量的实施方法,以及GPS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优越性。
提出一种“多段脉冲清灰技术”以解决长滤袋袋式除尘器的脉冲清灰问题,为此专门设计了多段脉冲清灰系统并在袋式除尘器模型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度超过6m的滤袋,
<正>引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等水处理工艺对大量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溶解态有机物的去除率甚微,仅能达到20%~30%[1],随着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寻找新型有效
根据中日历史文献分析 ,输入佛教和学习隋文化是遣隋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日本遣隋使先后于 6 0 0、6 0 7、6 0 8、6 10、6 14年分 5次来华。遣隋使在中日关系上具有特殊的历史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痛经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各75例,西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