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d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规模,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其中,经济增长的数量规模反映为经济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和收入规模;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映通过依赖于长期稳定的保持和集约型的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基于依赖于有效使用经济增长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调整依赖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能够和提高社会总福利。为了具体化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估指标,本文根据6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  根据以上经济增长质量的6个评估指标,本文分析越南自1986年改革开放至今的经济增长质量自1986年改革开放至今的实际状况。分析越南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时,本文从以下三个指标进行分析3个主要要素的实际状况,:即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和全要素生产率。为了正确地评价各生产要素对越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本文使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分析和评价。由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表示得出:越南经济增长模型模式在过去时间之前属于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即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每年投资资金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且有连续性虽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但越南的经济增长仍然未能发挥全部的潜在产能。为了解决此问题,越南要应当积极创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以吸引外资,同时要提高有效使用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投资资金,特别是降低克服公共投资基金的折耗。  越南经济增长质量的协调性和分享性主要通过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越南经济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是正在迈向现代化并已经取得一些好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限制,如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尚未有效利用每个区域的潜在优势;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增值低的产品,并且其在出口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投资还分散,尚未集中在重点地区。为了克服这些难题,越南要尽快制定有重点突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集中资源发展关键的和有竞争力的产业经济领域,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经济领域一起发展。越南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上处于正常水平,尚未出现严重社会动荡,原因是越南在减少贫困事业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经验分析和评价表明,收入不平等的趋势在最近一些年来势头明显快速增长。在将来,越南要继续致力于更加有效地消除减少贫困现象。  越南经济增长的创新性和持续性的评估指标包括经济体制的创新性、科学技术的改进进步程度、自然资源的有效使用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在分析和评价过程已发现了一些限制问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型缺乏尚未系统性完善;法律系统尚未同步建立且和缺乏稳定性;行政改革没有有效地得到执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过程实现缓慢并且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技术比世界落后,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科学技术的投资比较还较低;进口的技术引进方面力度匮乏较低;资源无序开采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也很严重等。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本文试图提出有效创新体制的对策建议,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方面。  最后,本文对越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成就、限制因素、原因做了总结,同时也分析了提高越南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挑战、机会、目标、和方向以及,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的发生凸显了许多巴塞尔协议Ⅱ存在的问题,巴塞尔监管委员会重新审视巴塞尔协议Ⅱ的有效性,并有针对性的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我国也针对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了相应的应对
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定,汇率波动频繁剧烈,汇率风险问题引起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对外和涉外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特别是人民币
这是我一直在做并且用力多多的一个系列,秉持了复制、挪用、再造的观念。  它其实很直观,墙面上呈现的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熟悉到麻木的东西,但是当你透过表面,接近到10~20cm的层次时,大千世界的另一面便扑面而来,它是崭新的,同时关照着现实;它们从墙面上来,又把墙上的元素重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刺点”。  德国主观摄影中心人物奥托·施丹纳主张运用一切手段与形式,全面开发摄影表现的潜在可能性;他认为所有
期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和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战略性R&D投入对于提高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2005至2008年度发生的403起重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上市公司(收购公司)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绩效,此外,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公司并购之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