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天津胸科医院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瓣膜置换手术的效果,为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正常的主动脉瓣膜和退行性钙化狭窄的主动脉三叶瓣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相关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天津胸科医院心脏外科2007-2011年因主动脉瓣疾病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主动脉狭窄三组,记录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鉴于重度主动脉狭窄的病因更加单一,因此选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中心查体的老年人代表的正常老年人群比较,寻找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死亡率。同时收集对照组的正常主动脉瓣(来自Bentall手术的患者)和严重钙化的病变瓣膜,经HE染色、EVG染色、AB-PAS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退行性主动脉瓣钙化狭窄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并通过其病理特征的改变了解参与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机制。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比较,狭窄伴关闭不全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P<0.001);与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比较,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增加(P<0.001,P=0.012)(P<0.001,P=0.021)。重度狭窄患者的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的患者(P=0.006)。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和脑钠肽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37(P<0.001),r=0.603(P<0.001),r=0.490(P=0.001)。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后壁厚度和血浆脑钠肽水平计算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回归方程为Y=-97.347+11.127X1+0.031X2[Y=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mmHg),X1=左室后壁厚度(mm),X2=BNP水平(pg/ml)]。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普通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中具有吸烟史的比例增加(P=0.043),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增加(P=0.021),胆固醇水平较高(P=0.049)。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后死亡率<1%,低于天津胸科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死亡率和国内心脏手术后的平均死亡率。故认为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预后良好,几乎没有年龄限制。病理组织学的大体观察发现狭窄的瓣叶增厚,钙化灶出现于瓣叶的主动脉侧。光镜下发现主动脉瓣的内膜下可见炎症浸润、薄壁的新生毛细血管、胆固醇结晶和泡沫样细胞聚集。纤维化增生的中心出现玻璃样变性,在玻璃样变的组织中可见软骨样细胞,弥漫性和结节性钙化普遍存在。与正常瓣膜比较,病变瓣膜的钙化部位、非钙化部位胶原/弹力纤维的相对比值显著增加(P<0.001,P=0.01),胶原蛋白容量(胶原面积/瓣膜面积)也显著增加(P<0.001,P=0.028)。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的非钙化部位、钙化部位VEGF的表达比较均有差异(P=0.020,P=0.014)。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的钙化部位MMP-2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的非钙化部位、钙化部位MMP-9表达比较均有差异(P=0.023,P<0.001)。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的钙化部位的TIMP-1表达具有差异(P=0.042)。在正常的瓣膜,观察不到OSX和NFATc1的表达,病变瓣膜则不然,钙化部位比非钙化部位呈现更加显著的OSX和NFATc1胞核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40,P=0.025)。正常瓣膜与病变瓣膜的非钙化部位、钙化部位的TGF-β1表达比较均有差异(P=0.016,P=0.018)。电镜观察到主动脉瓣膜中成纤维细胞的逐渐凋亡的演变过程,同时发现钙盐的沉积也是逐渐发展的。结论: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脑钠肽水平呈正相关,根据超声左室后壁厚度和血浆脑钠肽水平计算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回归方程为Y=-97.347+11.127X1+0.031X2[Y=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mmHg),X1=左室后壁厚度(mm),X2=BNP水平(pg/ml)]。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主动脉瓣置换术预后良好,死亡率低,几乎没有年龄限制。炎细胞浸润、脂质沉积、新生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重构、骨化等因素参与了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过程。细胞凋亡和钙化可能有互相促进的作用。细胞坏死和凋亡可能是钙结节形成和无定形钙扩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