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面波物理实验中模型尺度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利面波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浅层工程地质勘探和工程质量检测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实验室物理模拟研究是认识和发展瞬态多道瑞利面波理论和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瞬态多道瑞利面波实验室研究中,常遇到以下两个问题。1:实验室常用的有限尺度模型中激发的声波波场与实际半无限空间介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模型有限尺度对瞬态多道瑞利面波地震记录拾取频散曲线造成了较大的干扰。2:对于尚未清楚的复杂波场分布情况的模型,将使研究问题复杂化,为简便研究问题,常将三维地质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来处理,以此降低分析问题的难度和节约建模成本,然而常规的实验室二维物理模型难以实现。研究满足一定条件的三维模型是否能够代替二维模型,并具有相似的波场特征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针对问题1,本文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实验室有限尺度模型中激发的声波波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了模型有限尺度的瑞利面波波场特征,以及模型侧边界影响对利用瞬态多道瑞利面波地震记录拾取频散曲线的干扰特征。研究表明,来自平行观测排列两侧边界面的反射面波是拾取速度频散曲线主要的干扰因素,模型的半宽度至少应近于或大于实验激发波场的主波长一个量级条件下(5-10倍),该反射面波的干扰可以通过常规面波处理流程消除。本文还研究和提出了在不改变模型尺度硬件条件下,应用τ-p变换分离波场方法可有效消除模型尺度影响。本文辅以一模型实验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针对问题2,本文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模型厚度的数值模型激发的声波波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了具有不同菲涅尔带半径R厚度的三维均匀半空间和横向非均匀模型的瑞利面波波场和频散特征,并与对应的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模型厚度小于最小第一菲涅尔带半径R条件下,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结果与二维数值模拟模型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实际物理模拟实验中,可用厚度小于最小第一菲涅尔带半径R的三维物理模型近似二维模型。本文最后以数值模拟确定的合理模型厚度制作物理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历次强烈地震中都有大量砌体结构倒塌,由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但震害调查中也发现,有少量结构形式相近的砌体结构却经受住了强震的考验,并与已经倒塌的砌体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为
岩体是由完整岩石和节理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岩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完整岩石的力学性质和节理的力学性质,但并不等于两者的简单叠加。节理是岩体中力学强度相对薄弱的部位,
国内外对钢管混凝土整体抗震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很不完善,尤其是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拟抗震的研究。合理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可以弥补试验观察的不足。因为钢管混
实际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因素,材料的,几何的等等。因此实际工程中的振动系统大多是非线性系统。钢筋混凝土梁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结构构件。其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非线性
本文主要针对WSP(Water-Soluble Polymer,水溶性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以及WSP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WSP改性钢纤维混凝土开展研究工作。通
目前我国已在冻土地区修建了较多隧道工程,但冻土地区隧道冻害理论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冻土隧道施工中普遍关心的气候特征、围岩温度场的监测以及隧道冻胀变形关注的较少,且
随着我国内陆河道、湖泊和港口航道清淤工程的不断进行,产生大量了疏浚淤泥,怎样合理处理和有效利用废弃疏浚淤泥成为工程界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堆场空间排水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风灾每年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同时,该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化
本研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生物污泥长期饥饿条件下的溶胞情况,并对污泥自然溶胞与超声波强制溶胞分解规律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动态研究,优化超声溶胞作用促进A-A/O系统微生物隐性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由地震引起的边坡失稳所造成的令人触目惊心,因而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已成为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