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建筑模型下的信息化审图方法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工图审查通常是专业人员用二维的CAD图纸进行,易出现错审、漏审等问题;对审图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且近几年国家、各省政府相继出台新的施工图图审政策,对设计、建设等多方单位的施工图设计质量、审图提出更高要求。随着BIM即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现,行业普遍认为对建筑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它包含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所需的数据信息。将BIM模型作为设计交付成果,能保证模型数据全面性、准确性,使得审图过程智能化。本论文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为对象,通过对BIM建筑模型信息化审图相关技术方法体系等进行研究,即将构建的规范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与符合审图需求的BIM模型数据相对比,提出了BIM建筑模型信息化审图的方法,解决目前BIM模型图审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对BIM模型信息化审图的四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即规范条文结构化表达、BIM模型审图准备、几何计算和数据一致性等研究,解决了人工审图的缺陷,提高审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审图工作过程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2.提出了规范数据库构建方法,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规范条文的结构化表达;引入本体论概念,构建本体,再对本体中的实体、关系、属性等信息抽取后存储建立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数据库,实现了对规范的数据化表达。3.提出了数据一致性对比的逻辑推理方法,即通过分类整理、几何计算等,构建了模型基本构件数据集,通过对规范数据库中的信息提取,实现模型信息参数提取;通过提取结构化的规范条文,与模型数据进行识别、语义映射及对比,可显示构建的BIM模型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并实现图审结果的可视化。4.本文提出了信息化审图的基本流程框架,以某教学楼为实验对象,将其构建的BIM模型应用在建筑防火规范审图中,验证BIM模型信息化审图方法是可行、科学的;为行业开展BIM模型的合规性检查提供一定借鉴,并提高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审图水平。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通过本体、信息提取构建规范数据库后,与符合图审要求的BIM模型数据进行一致性对比,并将审图结果的可视化。将该方法应用在某教学楼审图中,验证了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化审图是可行的,满足了审图信息化需求。
其他文献
为实现收获机无人驾驶自适应调控,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对田间作物高度和收割边界信息进行提取的方法。利用双目相机获取三维数据,基于RANSAC算法拟合初始地面平面,结合IMU计算作业实时平面,根据点到平面的距离将三维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实际高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结合密度峰聚类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高度数据分类,同时基于归一化彩色图像分割作物上部区域,融合高度分类和彩色图像分割结果,实现作物高度信息的提取。利用
学位
定制型装备企业产品种类繁多、交货期短,其生产运作过程是一个新项目到达和完工项目离开的过程。传统项目管理中,在制定项目基准计划时通常只考虑当前承担的项目,而未考虑未来新项目对现有生产的影响。在工程实际中,企业每天新到达的项目数量、类型以及具体的项目信息都是不确定的。由于所制定的基准计划未考虑新项目的影响,项目执行过程中若受到新项目的冲击,很容易导致无法按照计划如期完成,进度滞留,产生大量拖期成本。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临海隧道承受高水压力,围岩、防水层、复合衬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传力、导水方式。本文将研究不同的复合衬砌间的界面接触形式,以及防水层存在与否及形式的不同,对复合式衬砌的内力特征及荷载分担的影响。拱北隧道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管幕+冻结”工法进行预加固,本文将对冻结圈层解冻前、后,复合衬砌内力特征及荷载分担比例进行研究。复合式衬砌作为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山岭隧道支护方式,当前对于其设计方式和理念存有不同看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