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性语篇分析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的。在他们看来,任何语篇都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意识形态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便以此作为依据,运用费尔克拉夫的三项度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中国的法律语篇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隐藏在法律语篇中的权力意识。本文的整个分析过程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的。首先,笔者借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的语言特征:词汇、转化、情态和及物性等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权力意识在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然后,笔者又以费尔克拉夫的三项度模式为依据,结合社会和历史条件来解释法律语篇和社会结构的关系,也就是说明社会条件如何影响法律语篇的生成,以及法律语篇又对这些社会条件有哪些影响。本文的最后结论是:法律语篇作为国家调控社会关系及保障社会运行的手段,必然要体现一定的权力意识,且这种权力意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就要求立法者或其它法学人士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制定法律及运用法律时,既要考虑它的权威性及强制性,同时也要考虑被统治阶级的可承受性。
其他文献
散文享有“美文”之誉,其语言优美凝练,风格自由灵活,意象丰富多样,被视为“语言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每一篇散文作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也是一
私立的外语培训中心在成人的英语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在大中城市,外语培训中心的规模日益扩大,学生日渐增多,对在职成人的英语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中日趋重要,办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