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瘘的预防和有效处理措施是当今胰腺外科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传统胰腺外科手术多依赖医生高超的手术技艺来防胰瘘,利用能量器械的相关功能进行止血防胰瘘在胰腺外科临床尚未成熟。高频电刀能够使细胞破裂、组织汽化、蛋白质变性凝结,无需缝合就能闭合部分胰管,并在胰腺断面形成焦痂组织,起到止血和防胰瘘的作用。胰腺断面止血防胰瘘焦痂的形成与高频电刀操作参数密切相关,目前胰腺断面防胰瘘焦痂与高频电刀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外科医生无法有效利用高频电刀进行防胰瘘操作。因此,亟待开展关于高频电刀操作参数对胰管闭合效果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不仅为医生临床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可以为能量手术器械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选用离体猪胰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电刀标准化试验平台,结合力学测试、焦痂表面形貌与成分表征和组织切片分析,研究了高频电刀工作模式、作用功率、作用时间等操作参数对猪胰管闭合效果和组织热损伤的影响,分析了猪胰管的闭合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频电刀工作模式会影响胰腺断面的焦痂结构特性,导致胰管的闭合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在电喷模式下,胰腺组织损伤深度较大,胰腺断面焦痂内存在数量较多、直径较大的贯穿孔,胰管爆破压低、不能满足防胰瘘要求;干燥模式与电灼模式在特定功率和作用时间下,均能形成表面疏松内部致密的焦痂,胰管爆破压满足防胰瘘要求,当爆破压相同时,干燥模式下的胰腺组织损伤程度低于电灼模式。(2)在干燥模式下,高频电刀的输出能量并非越快越好或是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的能量输出范围,在该范围内,猪胰管爆破压满足防胰瘘的要求,其中,功率为60 W、作用时间为2 s时,胰管的闭合效果最优。胰腺断端防胰瘘焦痂不仅要具有表层疏松内部致密的双层结构,而且要有一定厚度,最佳厚度约为600μm。(3)对比研究了干燥模式下电极-焦痂界面和焦痂-组织界面结合强度随电刀功率和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避免术中粘连导致焦痂脱落的操作参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