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队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初探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思想道德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态势。如何在新时期有针对性地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紧迫和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等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第一部分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思想道德的三个特点:经济体制转型使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多元性,思想道德领域的复杂性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有复杂的矛盾性,人本化使思想道德带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建设的三项新任务:一是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努力提高道德向心力,三是积极培育时代创新力。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会上多样性的思想道德状况对部队的影响,分析了官兵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既充分肯定了官兵思想道德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也分析了部分官兵思想道德滑坡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第三部分对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政策措施等方面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基本思路:首先坚持先进性,这是由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在保证先进性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多样性,实现先进性和多样性的内在统一。
其他文献
王申子,是生活于宋末至元朝中后期的一位《易》学家。生当乱世的他一生隐居,默默无闻。然而对于《周易》的研究,王申子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动荡的社会局势构成王申子《易》学
消费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通过消费而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消费已不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集经济、技术、心理、文化与社
经过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已不再只是技术的世界,而变成了公众的行业。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