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段进水A/O工艺由于其高效的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性能受到了国内外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实际低浓度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改良分段进水A/O工艺,调节系统反应工况,以达到高效脱氮除磷的目的。试验研究了改良分段进水A/O工艺在两种进水方式下的运行规律:稳态进水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工况下的污染物去除机理;非稳态进水系统污染去除效果的变化规律和应对策略。本试验研究历时一年,主要研究结果有:(1)稳态进水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污泥回流比为75%、污泥龄为15d、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曝气量为0.2m3/h(好氧区DO:0.8-1.5mg/L),在水力停留时间为8.7h时,此工况下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稳态进水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好氧区添加30%的填料可减少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系统的出水COD、氨氮、总氮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3)稳态进水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碳源利用率较高,进水中碳源的66%在缺氧区和厌氧区被利用,17%在好氧区被利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的碳源利用率分别为42%、31%、10%,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系统对于碳源的利用程度沿程减少。(4)稳态进水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硝化程度较高,各段都能达到75%以上,氨氮的去除量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系统的反硝化能力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在预缺氧区被去除,高效的反硝化作用保证了系统的脱氮性能。总氮在好氧区有所损失,系统存在一定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且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5)稳态进水系统好氧区的溶解氧逐级升高,与进水的分布和污泥浓度梯度有关。缺氧区ORP逐级升高,主要是由好氧区溶解氧的携带和缺氧区反硝化反应的减弱引起的。pH在缺氧区有明显的升高是由于反硝化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共同作用。整个反应器中污泥浓度为逐级减少的梯度分布,回流比一定时,分段进水的逐级稀释起主要作用。(6)非稳态进水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出水不稳定,各项污染物指标随进水负荷的波动而波动,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50%非稳态进水对于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更明显,DO、pH、ORP等各项试验参数波动性较大。(7)50%非稳态进水系统采用变曝气量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非稳态进水对于系统的影响,COD、氨氮和总氮的出水总体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总磷可以达到一级B的标准。本文为改良分段进水A/O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且该A/O工艺兼具脱氮除磷的效用,无论是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新建还是提标改造,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其他文献
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后殖民主义现象及理论失语症杨乃乔编者按本文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当代文艺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美学、艺术和文学理论的引进和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代表着当今水泥生产技术的先进水平,也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新型干法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难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这
据初步统计,在日常的供水管理工作中,用户反映水压低或水小的投诉比例约为所有反映数量的8%左右,造成水压低或水小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何更快速、有效的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由两极对峙向一极主导下的多极化趋势发展。这一历史性变革,大大加速了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加速了全球化(Gl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些新观念和新想法,其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新增加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一个章节、在基本原则中新增加了"以德为
同步换乘时刻表(德语:Integraler Taktfahrplan)是保证公交换乘连接、缩短公交出行时间以及整体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协调不同公交线路的“节奏性”的时刻表来
采用多尺度形态滤波器对输入噪声图像及滤波后图像的梯度图像进行平滑 ,实现了消除噪声、简化图像、保持物体重要轮廓信息的作用 最后 ,给出一种改进的快速区域合并算法优化
从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开始轰鸣到今天人类漫步太空,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人类的生产力以几何速度增长,原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的人类,现如今已经逐渐征服了大自然,并深刻的影
从设计流程和体系结构的角度 ,对多主体冲突的产生、预防、检测与解决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一个解决冲突问题的三层结构模型和各层相应的冲突解决策略 ,从而在控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