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粘度、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视力及眼底荧光造影改善的角度,研究口服银杏叶片和左卡尼汀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Ⅲ-Ⅳ期患者79名(按照1984年CCOS确定的DR诊断和分期标准),年龄在49-68岁,糖尿病病程8-25年,视网膜激光治疗前未接受银杏叶片及左卡尼汀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银杏叶片及左卡尼汀口服液,n=40)和对照组(口服银杏叶片,n=39),两组患者均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给予全视网膜激光(PRP)治疗,PRP治疗范围自视盘上下1.5-2DD,黄斑中心凹颞侧1-2DD以外到赤道部的范围内光凝,以产生Ⅲ级光斑为宜。每次激光间隔7天,共分4次完成,两组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及应用降糖药物基础上,对照组在第1次视网膜激光治疗后开始口服银杏叶片,19.2mg/次,每天3次,治疗组在口服银杏叶片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1g/次,每天2次。分别采用旋转式粘度测量方法、酶生化法、5m标准对数视力表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对照组及治疗组血粘度、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视力及眼底荧光造影的变化。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25/15,23/16)、年龄(54.4±9.5岁,55.2±8.9岁)、病程(16.3±4.7年,15.7±5.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粘度、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无差异(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CHOL、TG、LDL-C、GLU、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TG(1.54±0.32mmol/L,1.71±0.43 mmol/L)、CHOL(4.64±1.92 mmol/L,5.97±2.31 mmol/L)、LDL-C(3.13±0.37 mmol/L,3.45±0.39 mmol/L)、GLU(6.42±2.62mmol/L,7.42±2.54 mmol/L)、HBA1C(7.7±2.2%,8.9±2.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HDL-C(1.65±0.32 mmol/L,1.54±0.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视力明显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荧光造影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粘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DR患者PRP治疗后的视力,减少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左卡尼汀可以更明显的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后的视力,减少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结论:口服银杏叶片19.2mg,每天3次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1g,每天2次治疗3个月较单用口服银杏叶片19.2mg,每天3次治疗3个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后的保护更佳,这与银杏叶片及左卡尼汀稳定血糖、调整血脂、降低血粘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