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也在加快,伴随而来的城市人口激增,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具有时间长、投资大的特点,其兴建和经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是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制)模式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建设中来,就成为了解决资金不足这道瓶颈的突破口。在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领域引入PPP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公众从中受益,得到更高效的公共服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和阐述;其次分别对国内外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对YC县新型城镇化和PPP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YC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运用物有所值评价指标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总结出YC县在新型城镇化试点中运用PPP模式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较差、政府角色转变不彻底、部门认识存在错位等问题,同时对YC县开展PPP项目建设自身存在的不利条件进行了说明;最后针对问题,结合YC县实情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从健全完善PPP制度框架和法规体系、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动力、实现政府角色再定位、因地制宜稳步推进PPP模式应用等角度对基础产业领域开展PPP项目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近年来国内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其中也不乏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贡献的学术研究,但对在小城市范围如何更好地推广PPP模式却很少有人提及。文章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YC县为立足点,对其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剖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对相似经济欠发达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运用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