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蝗虫是世界农牧业的重要害虫,中国目前已知蝗虫8科238属上千种,仅斑翅蝗科就有4亚科37属124种。蝗虫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以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的主要作用方式是通过血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的。本文以斑翅蝗科10种蝗虫为材料,在形态学上研究这10种蝗虫的血细胞,为蝗虫形态学、蝗虫生理、蝗虫免疫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防蝗治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wright’s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斑翅蝗科10种蝗虫血细胞的显微结构,描述了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形态、数量、大小等方面也在不同的种间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斑翅蝗科蝗虫的血细胞分为4类15种,4类是原血细胞(prohaemocytes PR)、浆血细胞(plasmatocytes PL)、粒血细胞(granulocytes GR)和类绛血细胞(oenocytoids OE)。15种是原血细胞(prohaemocytes)、红核蓝质浆血细胞(red-nucleared blue-cytoplasmed PL)、红核红质浆血细胞(red-nucleared red-cytoplasmed PL)、红核无色质浆血细胞(red-nucleared colorless-cytoplasmed PL)、蓝核蓝质浆血细胞(blue-nucleared blue-cytoplasmed PL)、蓝核红质浆血细胞(blue-nucleared red-cytoplasmed PL)、蓝核无色质浆血细胞(blue-nucleared colorless-cytoplasmed PL)、红核蓝质粒血细胞(red-nucleared blue-cytoplasmed GR)、红核红质粒血细胞(red-nucleared red-cytoplasmed GR)、红核无色质粒血细胞(red-nucleared colorless-cytoplasmed GR)、蓝核蓝质粒血细胞(blue-nucleared blue-cytoplasmed GR)、蓝核红质粒血细胞(blue-nucleared colorless-cytoplasmed GR)、蓝核无色质粒血细胞(blue-nucleared colorless-cytoplasmed GR)、红核类绛血细胞(red-nucleared OE)和蓝核类绛血细胞(blue-nucleared OE)。原血细胞(PR)是最小型的细胞,核质比大,细胞质稀少,核嗜酸性。浆血细胞(PL)有蓝色和红色两种核,细胞质有三种颜色,因此分为6种。粒血细胞(GR)有蓝色和红色两种核,细胞质有三种颜色,因此分为6种。类绛血细胞(OE)是最大型的细胞,细胞核有蓝色和红色两种,因此分为2种。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合占血细胞总数的90%以上,是优势血细胞,在蝗虫体内起主要的免疫作用。原血细胞占总数的10%左右,主要功能是分化为其他的细胞类型。类绛血细胞占细胞总数的3%以下,其功能有可是参与物质代谢和分泌活动。研究了血细胞之间的进化关系,认为原血细胞做为“干”细胞分化为浆血细胞,浆血细胞分化为红核浆血细胞和蓝核浆血细胞,后者进一步分化为粒血细胞和类绛血细胞。在不同种间同一类型血细胞的大小差距不大,浆血细胞、粒血细胞和类绛血细胞的细胞核与其原血细胞的大小相当。同时发现了巨型细胞(Giant Cell),核质比极大,几乎看不到细胞质,圆形,细胞直径50μm以上,有蓝色和红色两种,形态类似原血细胞,分类和功能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