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治十二年(1873),陝西學政許振禕於陝西涇陽創辦味經書院。光緒十七年(1891),陝西學政柯逢時創辦味經刊書處,味經書院便開始大規模的刊書活動。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味經書院合崇實、宏道二書院改為宏道大學堂,而味經刊書處亦隨即改制為味經官書局,開始排印新式書籍。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為清末陝西味經書院與味經官書局的出版活動。本文擬通過對清末味經書院與味經官書局在陝西出版活動的調查,重新審視陝西書院文化及其近代之轉型。經過兩次赴陝調查,筆者查閱了陝西省圖書館與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所藏近百種味經書院及味經官書局印本。本文共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介紹此課題的研究緣起、研究意義、研究綜述及本研究的創新點。第二部分為味經書院與味經官書局簡史,主要對二者的創設及結局作了簡要介紹,確定味經官書局的正確位置是本節最重要的發現;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陝西味經印本的出版分期,同時考察了劉光蕡對味經書院刊書的貢獻以及推動味經書院刊書的外部因素,對陝西味經印本的歷史作了縱向研究;第四部分為刊書管理與運作模式,主要研究了味經書院及味經官書局的經費來源、人員配置、校書原則、書板情況及印本特征等;第五部分為味經出版物研究,通過對味經書院與味經官書局出版物的調查,文章對這部分出版物作了分類研究;第六部分為味經書院與味經官書局的學術成就與文化貢獻,尤其是重新審視了味經重刻本《毛詩注疏》的價值;第七部分為結語,對本文作了簡要回顧。正文后附有12個附录,或載錄了陝西省圖書館所藏相關原始資料,如《味經傳經書目合刻》《味經官書局書目》《味經官書局擬印書目》;或编纂了部分新的内容,如《味經印本編年》《味經印本存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