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面临时代转型,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应跟上时代步伐,提升自身的素质。然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质量不高主要是来源于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因此,针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的现状,探求一种适合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非常紧迫的研究任务。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某一种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二是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中的某一内在要素进行改革与创新;三是对各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而关于构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论文几乎没有见到。因此,本文以“遂川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出现有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构建一种适应类似于江西遂川县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以及满足教师需求的培训模式,这一研究目标无疑会对我国农村中小学继续教育模式的完善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终身教育理论、教育专业化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选取遂川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研究个案,系统考察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遂川县教育现状及当地教师需求,构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本文共分五大部分,除第一部分引言(略)和第五部分结论(略)外,其他三个部分即为本文主体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模式类别,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论述了遂川县的教育概况,其次论述了问卷调查的方案与设计,再次是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呈现,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遂川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系统论述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与创新,首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使构建的模式更具依据性与科学性;再者,结合前面的调研与理论分析,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最后,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结合遂川县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及遂川县中小学教育现状,提出了适合遂川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即“校本+集中+远程”培训模式,针对此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及此种模式优化组合的实施举措。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实施了优化组合,提出了适合于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集中+远程”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未能对其他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导致本文研究结论难以具有更广泛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