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13-2017年度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描述五年来流动女性人口学特征、就业特征、流动特征、生育状况的变化,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育生产、抚育照料、生育健康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并且就女性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和流入地区特征作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孕育生产方面,育有3孩及以上的女性就业率显著降低,育有1孩与2孩的就业差异不明显;抚育照料方面,携幼年子女流动的女性就业可能性较低,且孩子年龄越小就业可能性越小,亲友照料和托管等育儿分担有明显调节作用;生育健康方面,流动女性孕期主要在外地居住或者临分娩时流出到外地、未使用现代避孕方法的,会造成生育健康损耗,导致就业率降低,非适龄生育、接受产前检查次数少对就业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具有不确定性。受教育程度低是造成女性就业渠道狭窄、就业稳定性差的主要个体原因,年轻的流动女性更易受到抚育照料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受生育健康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更深,流动范围越小、流入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的流动女性更容易受到孕育生产、抚育照料和生育健康对就业的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探讨解决当前流动女性两种生产之间冲突的对策,通过提升城乡女性受教育水平,完善中小型城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生育健康意识,保障生育过程中的健康状态等方法,实现更广泛的适龄生育、负责任生育、健康生育,进一步缓解流动女性生育对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