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D<,1>和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yclinD1(细胞周期素D1)和survivin(生存素)的表达状态,分析与各项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cyclinD1和survivin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1年4月至2001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73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yclinD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cyclinD1和survivin与各项临床因素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1)cyclin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0.3%,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4.4%,;(2)cyclin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布、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p-TNM分期无关(P>0.05);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布、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3)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D-TNM分期、cyclinD1的表达状况、survivin的表达状况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4)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cyclinD1的表达状况、survivin的表达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P<0.05);两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99和2.269;两者联合运用具有更大的价值。(5)cyclinD1与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成正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临床部分和基础部分二部分。 临床部分分为二章: 第一章肝细胞癌周围微转移的分布及其合理切缘的确定 目的:本研究收集无临床转移灶的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制成
目的:探索微波热疗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真菌性角膜溃疡模型,随机分组为:Ⅰ.微波治疗组;Ⅱ.微波+药物组;Ⅲ.药物治疗组;Ⅳ.空白对照组。治疗后通过裂隙灯观察、
目的: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是由于吸入各种抗原性有机物质所引起免疫介导的一种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Disease,ILD)。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01例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慢性肝炎,是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其病变以肝
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静息状态下通常与其抑制物IκB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胞浆中。脑缺血及再灌注时,NF-κB可被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