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sono-graphy HyCoSy)对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方法:选择38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并与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结果相对照。之后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维持一定压力,在造影条件下动态观察输卵管显示情况,以疏通阻塞的输卵管,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38例患者67条输卵管,其中9例患者为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术后。超声造影诊断完全阻塞41条,欠通畅18条。与HSG比较,两种方法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维持一定压力,疏通输卵管54条(91.5%)。部分患者进行1~2次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显示,妊娠29例,妊娠率76.3%,其中双侧输卵管不通17例患者中有7例怀孕,占41.2%,单侧不通25例患者中有13例怀孕,占52%,其中9例宫外孕术后患者中正常妊娠5例,占总妊娠率的17.2%。   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安全、无创、操作简便、疗效确定,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能起到诊断及治疗的双重作用。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患病年龄趋近于年轻化。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法,但严格的3 h治疗时间窗是急性静脉溶栓的主要障碍。因此,识别或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任务和挑战。传统中药黄芪,属豆
[目的]本实验通过构建血吸虫核酸疫苗加IFN-γ联合免疫小鼠,探讨联合疫苗pcDNA3.1(-)/SjDLC+pcDNA3.1(+)SjCB2及IFN-γ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利用PCR法
在胎儿脑疾病的临床影像检查中,超声一直为重要的检查方法。随着核磁共振的出现,宫内胎儿脑成像清晰度增加,且对宫内胎儿无损伤,因而核磁共振成为继超声之后的最佳辅助诊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