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动车组车体图像异常识别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c6493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车组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动车组的普及和提速,安全问题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动车组的异常识别是动车组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异常识别仍以人工为主,人力成本高且需要停车作业,无法实现即时检测。本文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动车组车体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实现了对动车组自动智能的异常识别。整个检测过程无需停车,因此效率高实时性强。通过本系统辅助人工作业,可大大降低工作量。本文首先针对动车组车身长等特点设计了动车组图像异常识别系统,并基于MFC框架完成了软件设计。本系统可以完成车体拼接和车体对齐等一系列操作,通过与标准动车组图像(无缺陷的历史过车图像)进行结构相似度的比对完成当前过车的差异检测,这些差异即为当前过车存在的潜在危险。然而检测出的差异中,大部分是由车体上的水渍、油渍、泥渍和亮度差异等造成的误报警。由于误报警并不会对列车行驶造成危险,因此需要将它们从异常目标中去除。由于上述差异没有稳定的特征并且车体图像特征提取困难,传统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方法在对误报警进行识别时无法兼顾到算法的鲁棒性和普适性,因此本文将深度学习引入到动车组图像异常识别系统中。与传统分类任务不同,差异分类网络的输入为两幅图像——基线图和当前图。神经网络首先需要检测出两幅图像的差异信息然后进一步识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整合两幅图像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差异分类。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分类性能,还提出一种多形状训练策略,实验证明这种策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差异分类网络的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差异分类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它不局限于动车组图像的差异分类问题上,可以运用在任何需要两个状态进行决策的图像识别任务中。关键部件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故障案例少,所以无法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分类。考虑到关键部件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螺栓丢失引起的,因此本文将关键部件的异常识别任务转化为对螺栓的检测。由于在动车组车体其它部位也存在着大量螺栓,因此可以通过对非关键部件螺栓检测的学习提升网络的泛化能力,最终提高网络对关键部件螺栓检测的性能。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学生的自身影响因素、教师的影响因素、师生之间的环境等方面
本文对张掖师专2000级新生的气质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发现文理科学生的气质类型没有差异,而城乡、男女之间存在着差异,根据气质类型差异,我们提出了合理因材施教的建议。
设计性实验是介于基础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之间的教学实验。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小麦花后喷施阿卡迪安海藻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花后喷施海藻精2~3次,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较喷清水增产4.86%~11.93%,喷225g/hm~2以上比磷酸二氢钾增产4%~5
背景:髌骨位置异常是引起髌前疼痛、髌骨脱位及髌骨软骨软化症等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近年,随着上述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及大家对该类疾病研究的深入,引起了学者对髌骨位置异常的重视
史料价值可以分为基本价值和特有价值。真实是史料的基本价值,而特有价值则看其满足历史研究具体问题需要的程度,故而才衍生出史料价值大小高低的差异。新史料是历史研究领域
随着新媒体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非连续性文本以其自身反映内容实用性、组合结构多维性及信息呈现丰富性等特点高频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并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国际组织到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来提升阅读素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效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具备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本研究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在语文学科的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的解剖数据,并依此研究结果为国人跟骨骨折的解剖复位标准及畸形愈合矫形术提供了一组科学、客观的参考数据。对国人跟骨钢板的研究及设计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客观科学评价消渴安汤治疗消渴(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应用中医药的优势改善消渴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时间,进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
本文选取了国内某P2P平台2015年5月-2016年6月的205152条借款数据,以平台全体借款人禀赋特征、成功借款人禀赋特征及发生信用风险的借款人禀赋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