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在前列腺癌细胞内分泌去势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的作用关系及分子机制。 方法:运用脂质体2000转染法将siAR-V7转染4株前列腺癌细胞系,命名为PC3-siAR-V7、DU145-siAR-V7、LNCaP-siAR-V7、ArCaP-siAR-V7,以转染无关序列为阴性对照(NCsiRNA)。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AR-V7 mRNA和蛋白表达;运用MTT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细胞迁移率;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雄激素受体AR的启动子活性和下游靶基因PSA和FKBP5蛋白表达。构建比卡鲁胺耐药的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DR,运用免疫荧光观察LNCaP、LNCaP-siAR-V7、LNCaP-DR细胞中AR和AR-V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运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AR-V7与热休克蛋白HSP90相互作用。 结果:4株前列腺癌细胞中的AR-V7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上皮前列腺细胞RWPE-1;PC3-siAR-V7、DU145-siAR-V7、LNCaP-siAR-V7、ArCaP-siAR-V7细胞中AR-V7蛋白水平、细胞活性以及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NCsiRNA细胞。随着比卡鲁胺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逐渐降低,下调AR-V7表达,可显著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对比卡鲁胺的敏感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调AR-V7的表达可抑制AR启动子活性,PSA和FKBP5蛋白水平可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发现AR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下调AR-V7表达则抑制AR的核转运,可抑制耐药发生。 结论: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其高表达与细胞耐药相关,其机制可能通过AR-V7与HSP90相互作用介导AR-V7的核转运,激活AR信号通路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最终导致细胞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