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话语往往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它表达其作者的社会和政治态度。普利策奖代表着美国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也正反映了掌握全球话语霸权的美国所拥有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普利策国际报道奖获奖作品则一定程度上显露出美国一段时期内对外政策的焦点,及其国际传播策略中的重点。
本文以批判性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普利策国际报道奖2001年至2009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文本的解读揭示其话语本质和话语特征,同时试图解析文本与历史、社会、实践等的相互关系。
21世纪以来,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对有关中国的报道青眼有加。本文对三组有关中国的获奖报道的话语分析,旨在通过总结其话语特征来透视其新闻文本中如何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进行建构,从而揭示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和价值观的差异。
分析表明,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擅长于在看似中立的报道中隐含自己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各种修辞手段隐晦地表达作者的立场。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在进行国际报道时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对他国事务进行指摘,强势心态尽显无遗。此外,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观察的重点落在了政治和经济问题上,人权、经济发展过速、政治体制不健全都成为了普利策获奖报道的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