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对脊柱手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脊柱手术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脊柱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3~70岁,体重50~70kg,随机分为两组(n=30):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静注阿托品0.25mg,异丙酚效应室TCI浓度3.5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4.0ng/ml,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效应室TCI浓度3.0~5.0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3.0~5.0ng/ml,根据手术要求做适当浓度调整;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min,P组静注芬太尼1μg/kg和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两组给药后均立即接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P组分别于术后8h、24h、36h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记录两组术后0~2、2~4、4~6、6~8、8~10、10~12、12~18、18~24、24~36、36~48h各时段芬太尼的消耗量及24h和48h芬太尼的总消耗量,记录术后PACU、2、4、6、8、10、12、18、24、36、48h的静息VAS评分及术后18、24、36、48h的运动VAS评分,术后24h和48h的最大疼痛缓解及患者整体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芬太尼消耗量:与C组相比,P组术后0~2、2~4、4~6、10~12、12~18、18~24、24~36、36~48h时段芬太尼的消耗量减少(P<0.05),术后24h和48h芬太尼总消耗量减少(P<0.05),分别减少28.6%和24.6%;(2)镇痛疗效:①与C组相比,P组术后PCAU、2、4、6、8、10、12、18、24h时间点静息VAS评分较低(P<0.05),术后18、24、36、48h时间点运动VAS评分均较低(P<0.05);②P组术后24h最大疼痛缓解率高于C组(P<0.05);③与C组相比,P组术后24h和48h患者整体评价较高(P<0.05);(3)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P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40mgbid,连续2天用于脊柱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节俭芬太尼的用量,减少芬太尼相关副作用,提高术后镇痛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
背景: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力衰竭患病人群也逐年上升。已有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是由包括炎症反应在
目的:研究131 I-Herceptin、外照射对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的协同杀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第一章:运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免疫杂交法(FISH)检测SK-BR-3细胞的HER2表达和基
目的:  拟用组织透明化技术,对正常小鼠的胚胎眼与成熟眼球行器官水平的三维成像,观察胚胎及成熟眼球中标记物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该技术在全眼球组织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