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组自交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发掘影响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和重要的染色体区间,本研究利用以大穗型品种川香29B(籼稻)为母本,Lemont(粳稻)为父本构建了包含184个株系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在2009年,对单株有效穗数、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10个性状进行了QTL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一张水稻全基因组的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SSR标记,总长为1244.8 cM,平均标记距离是17.25 cM。(2)相关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稻瘟菌效应因子(Effector protein,EP)由于其在致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植病学者的重视。对于EP的研究能够揭示稻瘟菌和水稻之间的分子互作机理,
利用问卷调查法对2012年广州经适房的购房家庭进行需求调查(样本数n=434)。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评估购房家庭的购房意愿及老年人居住需求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建议今后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内蒙古蹬口县和呼和浩特市园艺科技试验中心进行,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保水剂和PAM保水材料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水分、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0~80cm土层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10~20cm土层,各处理间变化幅度较大,复配、SAP5、SAP3、PAM1.5、PAM2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72-60.09%、17.3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