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中的心肺不良事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erosz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MWT前后的呼吸、循环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及6min步行试验(6MWT)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表现方式,这些风险与不同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将完成本研究的患者依是否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为单纯COPD组(Ⅰ组)、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组(Ⅱ组)、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Ⅲ组),分别对三组患者6MWT前、试验结束时与试验结束后10min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自身比较。监测患者6MWT过程中HR、SpO2的变化。结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90例中有5例(5.56%)步行15m左右即出现不能耐受的呼吸困难和心悸而终止试验。余85例患者完成6MWT。(2)85例中有27例(31.76%)患者试验过程中因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悸、乏力、大汗和腿软而暂停试验,休息1~3次后完成试验。(3)85例中有19例(22.35%)患者试验过程中出现HR异常。其中18例HR>120次/min、1例HR<60次/min。(4)85例中有14例(16.47%)患者试验过程中出现SPO2<90%。其中6例SPO2<80%且>70%。(5)85例中有15例(17.65%)患者试验过程中先后出现HR>120次/min、SpO2<90%。其中8例SpO271%~79%。将完成6MWT85例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Ⅰ组)16例,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组(Ⅱ组)31例,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Ⅲ组)38例。Ⅰ组、Ⅱ组、Ⅲ组患者试验结束时HR较试验前、试验后10min HR较试验结束时,Ⅲ组患者试验后10min较试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试验结束时SpO2较试验前、试验后10min SpO2较试验结束时与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稳定期COPD患者在6MWT中发生的心肺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症状:不能耐受的呼吸困难、心悸、腿软等。(2)部分生理指标异常,如HR异常、SpO2下降,发生以上不良事件的患者以重度以上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为多。2、不是所有的COPD患者均可以耐受并完成6MWT;部分稳定期COPD患者在6MWT中虽无明显不适症状,但却出现了明显的HR、SpO2等指标的异常,此时患者因为无不适感觉故不能主动停止运动,但此时患者的HR或SpO2提示患者已经处于危险的状态,如果不终止运动,患者就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3、COPD合并左心舒张功能减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在6MWT试验过程中发生心肺不良事件的风险较大,且试验后10min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不易恢复到试验前的状态。故这些患者不适宜进行6MWT,如果进行6MWT,需严密监测其HR及Sp02。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存的四大杀手,其中
"微硕士"是由edX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首创的新型项目,陆续有10个国家(地区)和20多所世界名校加入该项目。"微硕士"项目打破传统慕课开放、免费、大规模等模式,以优质职业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该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兴趣和爱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真正走进生物课堂,真
随着原水水源微污染问题的加剧,地表水藻类的爆发所产生的藻毒素日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藻毒素可引起皮肤过敏、呼吸系统衰竭甚至成为肝肿瘤促进剂,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然而
以两组棉制品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算法提取有效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建立了棉制品中舍棉量的近红外定量的校正模型,讨论了遗传算法提取
2015年,艾兰之死的新闻把欧洲难民问题推到风口浪尖,男孩溺毙沙滩的照片牵动公众道德神经。西方媒体对此态度不一,一些营造同情气氛,号召接收难民,另一些持反对态度,更有甚者
该文针对某些部门曾竭力推动的采用污泥直接制砖的技术和推广,从技术、环境、政策、经济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再分析,并结合这种污泥砖的社会影响因素,认为这条资源化途径是完全走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 ,将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引入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来 ,利用 1990年和 1996年 2个时期的卫星影像来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