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欺诈发行问题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中国概念股企业在美国遭遇诚信危机,几乎所有事发企业都被发现有财务造假行为,涉嫌欺诈发行。在国内,云南绿大地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受到起诉,胜景山河二次上会遭否,苏州恒久在上市前夜被突然叫停,都不排除被否原因是欺诈上市。2011年,股票、债券发行上市中的欺诈现象再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话题。欺诈发行因其特有的重罪警示作用,而被称为悬在证券发行人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但是在我国,这把剑未能很好发挥其作用,欺诈发行可谓屡禁不止。欺诈发行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也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极大影响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有效治理证券市场中的欺诈发行行为势在必行,这也是当前股市低迷的严峻形势下探索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欺诈发行问题和治理对策。本文首先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欺诈发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然后从欺诈发行的相关概念出发,对欺诈发行的动因和监管处罚做了概述。接着通过对绿诺公司和绿大地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国内近10年证监会公布的欺诈发行案例的样本,总结出欺诈发行的手法,分析欺诈发行屡禁不止的深度原因。最后本人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尤其是美国在防范欺诈发行方面所实行的措施,提出完善政策法规、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中介机构作用、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完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落实退市制度等多管齐下的防范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能为相应监管部门在防范证券市场欺诈发行方面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同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被写进十九大报告。关于企业
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十二五”宏观规划下,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仍然是不变的政策导向,传统产业
<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概括分数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
随着经济环境与政策制度的变化,我国控制权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控制权转移是控制权市场中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快速扩张、重配资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