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群对风景竹林空间类型的生理心理响应及空间结构偏好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风景竹林空间更好地服务人群,本文基于西南地区风景竹林空间结构指标调研,将竹林划分为两类——“林内”和“林外”,“林外”又可分为“竹径”和“竹边界”,对竹林进行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探寻更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的竹林空间。观看不同竹林空间样本图片,生理心理测试(脑电测试法EEG、施压法、poms法和SD语义差异法)对人体生理心理响应,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得出:“林外”更适合休憩放松,“林内”让人更有紧张压迫感,但具有一定调动参与性的作用。“林内”增加间距及枝下高,适当种植林下植物,尽量保持一定的通透性,可设置活动区域;在“林外”,设置休息区域,可选择枝繁叶茂的竹子成片栽植形成绿色遮挡,增加空间私密性。通过竹林空间结构人群偏好的大样本问卷,得出“林内”空间偏好值(Y)模型:Y=-0.227-016X1+0.007X2+0.16X5+0.076X7-0.02X9;“竹径”空间偏好值(Y)模型:Y=-0.92+0.006X3+0.009X11;“竹边界”空间偏好值(Y)模型:Y=-1.038+0.004X3+0.136X6-0.078X7。从积极影响因素看,在“林外”,地被覆盖度越高遮挡作用越强,私密性更加良好,竹林空间地被覆盖度在“林外”产生积极作用;在“林内”,地被高度越高,人群偏好值越大。结果说明人们喜爱地被生长茂盛的竹林。在“林内”空间,竹子间距增大,“林内”偏好值提高,枝下高越高偏好值越高。在“竹径”,竹子倾斜度高偏好值上升,倾斜竹子能大大增加竹类形态的柔美程度。从消极影响因素看,在“竹边界”,枝下高与偏好值却呈负相关,与前文相呼应,枝下高越低形成更密闭的空间,私密性更好,且竹子高度越高也为偏好增值,形成面积更大的遮蔽性绿色空间,与人类私密环境心理学相呼应;在“林内”,竹林空间的地面坡度越高,其偏好值下降,坡度会增加负重感,但竹子节间长越长反倒偏好值下降,说明人们不喜欢节间长过长竹子的竹林空间。综上所述,竹林茂盛的生长态势可以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起到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动静分区。“林内”可增大竹子种植密度形成开阔的场地空间,适合开展互动性活动,“林外”多设置休息区域等适合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空间。“林内”“林外”应适当增加林下植物来丰富空间层次,选择高挺柔韧的竹类品种,增加竹类文化元素,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其他文献
提升阴极氧还原反应性能是提高燃料电池使用效率的关键。目前使用的贵金属铂成本高、自然储备量低,使燃料电池的推广应用受到阻碍。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廉的碳基催化剂材料来替代贵金属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以叶片形貌的Zn-ZIF-L材料为前驱体,制备出碳纳米管包覆的氮掺杂片状多孔碳和铁-酞菁包覆的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催化剂材料;并研究了催化剂材料结构、组分与其电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所示:(1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具有轨道翻转的对称双同宿环分支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一是考虑原系统扰动后产生的轨道是R对称的情况?二是考虑原系统扰动后产生的轨道是非对称的情况,若系统扰动后存在某种轨道,那么根据系统的对称性,一定还存在另一条轨道与之对称.在第一章中,我们先对双同宿环分支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概述,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接着,我们简单陈述了本文的学术创新点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在第二
细胞外囊泡(EVs)是各种类型的细胞分泌的小囊泡,通过大分子的转移来介导细胞间的通讯。细胞EVs携带多个反映其供体细胞起源的载物分子,因此被认为是用于早期诊断的可靠且非入侵性的生物标记。然而,EVs当中多种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掩盖了由肿瘤或非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信号。因此,识别EVs的细胞起源是诊断应用的前提。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智能概率系统,用于追踪通过单分子多色成像实现的单个EV的细胞起
背景:人为土地利用的变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人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可潜在地影响包括环境过滤、扩散和物种相互作用在内的生态过程。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数量,还可能对物种、群落或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变化可能会影响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因此,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对于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要求可以对三维物体进行处理和分析。点云作为一种最简单的三维数据组织形式,可以由很多设备生成,如激光雷达设备等。就如何分析和理解三维物体方面,已经有很多人做过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多视图法和体素法。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缺陷。多视图法是通过将三维物体从多角度渲染,得到一组二维图像,然后使用经典的图像神经网络进行处理。多视图法需要渲染,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另外
由相邻色块组成的分类数据图,例如饼图和堆栈条形图,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在此类图表中,颜色是重要的视觉通道。通常,颜色用于区分这些数据的类别。相似的颜色和较差的查看条件往往增加用户阅读图表的难度,降低用户区分色块的边界的效率。以前已有工作通过修改调色板以实现颜色之间的区别。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需要使用符合特定风格且不允许修改的调色板。存在一种方法可以优化给定调色板的颜色分配,但是该方
积分微分发展系统作为一类重要的发展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其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运用解析半群理论、算子分数幂理论、预解算子理论以及基本解理论研究了两类半线性积分微分系统的近似可控性问题.论文取得的结果推广了相关文献的已有工作.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相关研究背景,并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研究一类有限时滞半线性积分微分系统的近似可控性.首先构造了相应的线性
PI3K激酶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转导酶,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运动等关键细胞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I3K信号通路是涉及许多基本细胞功能的中央信号转导通路,多种疾病的发生中都检测到了该通路的失调。因此,对于新型高效低毒的PI3K激酶抑制剂的研究一直是抗肿瘤药物设计的关键,对于PI3K通路的调节也被研究人员持续关注。蛋白水解目标嵌合体(PROTAC)技术是一种借助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将给定目标蛋
集装箱装卸技术和策略是衡量一个码头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翻箱问题是码头装卸中的关键课题.翻箱问题是指:在给定贝位结构,集装箱的初始位置状态和集装箱的装船序列的条件下,寻找一个翻箱序列,使得翻箱数最小.本文研究了一类翻箱问题—狭义的翻箱问题(Blocks Relocation Problem,简称BRP).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翻箱问题所涉及的集装箱码头基础术语,然后从问题的分类,主要算法的分类和计算复杂度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温室效应与严重的气候危机,为了解决气候危机所带来的问题,针对荒漠化土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复杂地形下的多机器人覆盖路径规划以及运动规划问题,借助机器人集群的力量助力荒漠生态的恢复。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技术研究,其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坡度分析的地形图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基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