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化学诱变剂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119257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巴山粉葛(Pueraria lobata (wild) Ohwi ’Dabashan’)是四川省发展葛产业的主推品种,具有适生范围广、生长快、富含淀粉、产量高、耐干旱瘠薄等特点。秋水仙素和除草剂可引起植物形态变异,影响植物生理活动,进而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巴山粉葛产量、改善品质以及扩大葛产业发展的潜在可用地,利用秋水仙素、氟乐灵和二甲戊灵三种化学药剂,在离体条件下以浸泡和共培2种方式处理大巴山粉葛丛生芽,研究了三种化学药剂处理后40 d时以及增殖两代后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株高、叶片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处理后40 d时,浸泡处理中以0.2%的浓度处理24 h时致死率较对照组高5.24%,株高较对照组减小41%,叶片面积较对照增加44%,气孔密度较对照组降低55%,气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加48%;在共培处理时,0.01%、0.03%、0.05%三个浓度对植株的致死作用均为0,浓度为0.05%时,株高降低50%,叶片面积增加54%,气孔密度降低30%,气孔面积增加37%。(2)氟乐灵处理40 d后,浸泡处理中以0.01%的浓度浸泡12h时,致死率最小,为7.04%,时间对株高、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的影响不显著,以0.01%的浓度浸泡时,株高较对照组减小3%,叶片面积增大50.7%,气孔密度减小35%,气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38.9%;在共培处理时,0.001%、0.003%、0.005%三个浓度的氟乐灵对植株均无致死作用,浓度为0.005%时,株高减小22.06%,叶片面积减小36%,气孔密度减小16.4%,气孔面积增大21.3%。(3)二甲戊灵处理40 d后,浸泡处理中以0.01%的浓度处理12h时,致死率最小,为16.67%,处理时间对株高、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大小的影响不显著,以0.01%的二甲戊灵浸泡处理时,株高减小9.9%,叶片面积减小30.5%,气孔密度为减小16.4%,气孔面积增大37%;共培法时,0.001%、0.003%、0.005%三个浓度的二甲戊灵对致死率均无影响,浓度为0.005%时,株高减小28.7%,叶片面积减小41%,气孔密度减小32.4%,气孔面积增大58.7%。(4)三种药剂处理后40 d时,形态变异的植株根尖内均未观察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染色体均为22条。(5)继代两次后,氟乐灵处理的植株除新叶叶宽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差异;0.2%秋水仙素浸泡、0.05%秋水仙素共培处理的植株株高增幅为1.60 cm、1.58 cm,叶宽为1.25 cm、0.88 cm,叶长为1.11 cm、1.12 cm,气孔密度为54.37个·mm2、54.20个·mm2.,气孔面积为14842.73μm2、14776.29μm2,除浸泡处理中叶宽、叶长外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0.01%二甲戊灵浸泡、0.005%二甲戊灵共培处理的株高增幅分别为1.19 cm、0.89 cm,叶宽1.18 cm、0.87 cm,叶长1.16 cm、0.99 cm,气孔密度为50.90个·mm2、51.43个·mm2,气孔面积为14931.84μm2、14801.37μm2,除浸泡处理中叶宽、叶长外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6)两次继代后形态差异明显的植株生根后,出根时间比对照组推迟5-7 d,根的数量比对照组少4-8根,但根粗壮且根毛多。(7)三种诱导剂对材料的毒害作用大小顺序为:二甲戊灵>氟乐灵>秋水仙素;两次继代处理后氟乐灵对植株的作用消失,因此,氟乐灵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的的影响小于秋水仙素和二甲戊灵。综上,用0.05%的秋水仙素、0.005%二甲戊灵共培处理大巴山粉葛丛生芽,处理后40 d、继代两次后各形态特征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生根后根明显较对照组粗壮,这一结论可为进一步进行大巴山粉葛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于东南亚古老的泰傣民族,与缅甸、泰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居住习俗也十分接近,创造了文化独特、环境优美的傣寨,在华夏大地上独放异彩。由于傣族
学位
木塑复合材料(WPC)有众多优点,但我国的WPC产品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例如:多数的木塑产品主要应用于户外,存在耐热性不佳、热膨胀系数大、耐摩擦性能较差等缺陷,
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潜心研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素养与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近年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