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位于我国沿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常年受季风影响,是强降水和城市内涝的灾害高频区。本文采用广州增城站1990年1月至2013年9月的小时观测资料、地面和高空 925hPa、850hPa、700hPa、600hPa、500hPa 的 JRA55 再分析资料、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日本气象厅地面天气图、历史模拟和RCP2.6、RCP4.5、RCP8.5三种典型路径下的IPSL-CM5A模式资料,通过天气分型和降水量预估的方法分析了降水天气特征和局地气候变化。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CA(Cluster Analysis)天气分型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建立日降水量模拟。CA天气分型共包括38种天气型,其中包括6种台风天气型,分别对应着台风位于增城以西、附近、以南、以北、附近(多发于春秋)和多天气系统联合影响这六种情况。降水模拟中,对于总降水事件和台风降水事件,小雨和中雨的模拟效果较好,大雨的模拟效果有待于提高。其次,通过SOM神经网络法建立SOM(Self-Organizing Map)天气分型并分析各型的气候意义及主要降水类。SOM天气分型共包括20种天气型,分布于4X5 SOM神经网络中,可识别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典型天气形态,沿神经网络边界逆时针旋转的高频天气型年循环,和三种降水天气类,分别为:前汛期锋面类、后汛期台风类和非汛期冷高压类。然后,通过统计降尺度,将历史模拟和RCP2.6、RCP4.5、RCP8.5三种典型路径下的IPSL-CM5A模式逐日区域格点资料降尺度成逐时站点资料。此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降尺度数据在增城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可准确反应出各气象要素的日循环和年循环等特征,并表现出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情景下21世纪内的时间变化。RCP2.6情景下,在21世纪初期至中期,增城区域温度约升幅2℃,高温日年频率升至约60天,21世纪中期至末期,温度变化不大;在21世纪内,湿度条件近乎不变。RCP4.5情景下,增城区域温度升高、湿度减小,变化强度介于RCP2.6和RCP8.5之间。RCP8.5情景下,升温幅度最大,在21世纪末会有更多的高温日,湿度减弱,10m风速中北风分量减弱,高空西风带减弱。最后,依据统计降尺度后的模式数据,基于CA天气分型降水量模拟和SOM天气分型分析,预估未来降水形势。两种天气分型的预估结果相似:(1)三种典型情景下,21世纪均会有更热更旱的趋势;降水日数减少但平均日降水量变化较小,受台风影响的频数和总降水量减少,极端降水事件可能增加,极端降水事件和台风带来的灾害可能增加。(2)三种典型情景之间,RCP8.5的降水发生于更热更旱的天气型中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RCP4.5,RCP2.6的可能性最小。SOM天气分型未来降水预估中,在21世纪末期,RCP8.5的主要降水事件性质发生变化,由暖湿的天气型(4,1)转而集中于热干的天气型(1,1)中;RCP4.5情景下也有此变化趋势,但变化程度偏小;RCP2.6中主要降水事件依旧集中于天气型(4,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