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一些东部发达省份,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山西省坐拥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韵味独特、层高位重,当然不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潮流中落伍。事实上,山西在全国是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主张发展文化产业的省份之一,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质品牌的文化企业。近几年来,山西的文化产业更是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表现在文化产业增速明显加快,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齐头并进,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转型,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持续兴起,文化资本市场空前活跃等方面。但是,与国内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比起来,山西的文化产业不论是在规模还是技术含量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政策制度仍然薄弱,对文化产业的政府扶持力度较小;文化产业意识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认识欠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与实际的投入存在缺口;文化产业人才数量有限,高素质人才匮乏;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足,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产业发展方式单一,部分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山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发展文化产业在山西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是山西未来经济的增长极和希望。为了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在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一定要坚持以保护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注重资源保护。要实现山西文化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实行正确的产业发展策略: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引进多元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采用全新的文化产业开发技术,实施成熟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战略,打造多元的文化产业开发方式和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