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FC阳极Rh基抗毒化及CO氧化电催化剂机制研究

来源 :李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极CO毒化问题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降低成本、提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蒸汽重整后H2/CO混合气的纯化或者直接使用是PEMFC中降低成本、提高阳极催化剂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Rh基卟啉结构是CO电氧化性能最优异的活性位点。基于CO*和OH*吸附的规律,通过调整Rh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优化CO电氧化过程中反应物、中间物种及产物的吸附性质,进而探究多种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现催化活性的提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Rh-N-C催化剂对CO的选择性电氧化利用碳载体中富含的氮元素易与金属原子配位的特性,合成了单原子Rh基催化剂。经过XAFS拟合求证,Rh单原子催化剂的配位数为4。由于RhN4结构的生成能远远大于RhNxC4-x(x=0,1,2,3)结构,结合XAFS模拟可以确定所制备Rh-N-C催化剂为RhN4结构。Rh-N-C催化剂中相邻的RhN4位点可以活化H2O分子和CO分子,对CO具有优异的电氧化性能。AN30(30%Nafion离聚体含量)是有效延长三相界面、提高燃料电池性能的最佳水平。以CO作为阳极气体驱动的PEMFC的最大电流密度可以达到970mA cm-2,最大功率达236 mW cm-2。催化剂活性位点上TOF值为64.65 s-1,比目前报道的PROX催化剂高1-2个数量级左右。三电极及DEMS测试均显示Rh-N-C催化剂在0V时即可氧化CO。此外,Rh-N-C催化剂还可以从CO/H2混合气中选择性地去除CO气体,并具有连续净化的能力。2.吸附物种OH*在Rh催化剂COOR中的决定性作用CO的电氧化主要是通过催化剂上CO*和OH*间的反应实现的。为了探究CO*和OH*在Rh基单原子活性中心上吸附性质对CO电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催化剂局部配位结构获得了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即RhN4活性位点和RhC4活性位点。ToF-SIMS表明,RhN4结构碎片来源于RhN4Cy碎片。尽管CO-TPD和DFT计算证明,RhN4结构和RhC4结构上的CO*吸附强度几乎一致,但是电化学测试表明,Rh/N/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CO电氧化性能,甚至在以纯CO驱动的燃料电池中也达到了 189 mW cm-2的功率密度。而Rh/C催化剂虽然具有相似的单原子分散性质和CO吸附特性,但是COOR性能却差得多。直接光谱结果和DFT计算结果都说明,RhN4位点上的OH*比在RhC4位点上的OH*更快地被消耗,说明OH*在RhN4位点上更活跃,可归因于其在RhN4位点上的吸附强度更弱。3.构建单原子催化剂CO电氧化的火山型曲线借助ZIF-8载体的限域功能合成了一系列第八族元素的单原子催化剂:Fe-N-C、Co-N-C、Ni-N-C、Ru-N-C、Rh-N-C、Pd-N-C、Ir-N-C、Pt-N-C;深入探究了对CO电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规律。HAADF-STEM及XAFS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八种催化剂均为单原子催化剂,催化剂结构被认定为MN4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Rh-N-C催化剂性能最佳,Ir-N-C催化剂次之,Co-N-C催化剂具有微弱的性能,其余催化剂几乎无性能。经过DFT热力学分析表明,单原子催化剂对CO电氧化的活性与CO*和OH*吸附物种具有密切关系,并且都位于或者靠近火线曲线顶点时性能最佳。COHP和DOS的分析说明,MN4位点对CO*和OH*的活化能力也是CO电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上地幔地震波速受地幔的物质组成、温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波速各向异性则由矿物组构控制。因而,对上地幔中波速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上地幔的组成结构以及地幔中的矿物组构,进一步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约束条件。而东亚地区因为受到太平洋俯冲带和菲律宾俯冲带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上地幔结构,对这一区域上地幔波速和各向异性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俯冲板块和上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了三重震相
三体对抗是传统追逃博弈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在军事和民事领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如今战场中,高速来袭的导弹(攻击者)对关键目标有着巨大的威胁,传统的方法无法保证其安全,此时,可采用发射保卫者(导弹或其他诱导目标)的主动防御措施进行拦截对抗。因此,有效的主动目标防御导引策略与追击策略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在设计主动防御导引策略时,为了使其最大可能地拦截攻击者,需要考虑对目标与保卫者方不利的情况,即攻击者
学位
学位
立案登记制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该规定明确指出法院只对诉状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结案。此外,当前人们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导致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出现大幅度增长。传统司法审判流程是由法官根据原被告的事实陈述,对案件做出审判结论。法律审判需要法官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根据案件事实查阅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引用相关法条来作为判决依据。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法官
自从LIGO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引力波逐渐成为了人们认识宇宙,研究天体物理现象的重要手段。而致密星(包括黑洞和中子星)的并合过程成为了引力波观测的主要对象。致密双星是如何形成并且能够在宇宙年龄段内实现并合的?引力波源中包含哪些类型的双星系统?黑洞、中子星的质量和自旋是否揭示了其前身星所经历的演化过程?这些是引力波天文时代所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在第一章我们首先介绍了如何从引力
通过控制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上的精准表达,生物体能够顺利完成发育、增殖、凋亡、衰老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而基因的表达失常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生物体中,基因表达的调控包括对转录、RNA加工、运输、翻译等过程的控制以及对产物稳定性的控制。因此,控制这些生化过程就能够操控和干扰基因的表达,这不仅有助于了解基因网络的复杂功能,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还能够为基因表达异常所引起的相关疾病寻找治疗方案。CR
清选装置作为联合收获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蔬菜种子繁育高净度收获技术装备研发”支撑,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大白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大白菜规模化繁种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大白菜种子机械化收获清选混合物各组分物理机械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风-筛-辊组合式”清选方法;应用计算流体
中子星作为自然界可直接观测的最致密的物体,其最大引力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确定中子星最大引力质量,不仅可以用来明确区分中子星和黑洞,完善恒星演化晚期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甄别极高密度物质状态方程,检验人类实验室达不到的极高密度物质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解释极早期宇宙的演化,是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重要课题。本文第一章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子星的发现历史、
学位